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活动都要受社会经济制度变革规律的支配,也都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学习本章,应认识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掌握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正确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以及价值形式的演变,了解货币的职能,认识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学习和掌握全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

在人类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通过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得以表现。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更替与一般规律

(一)社会经济制度更替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共经历了以下五种经济制度。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社会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决定了人们必须联合起来与自然界作斗争,并形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集体劳动逐渐过渡到个体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逐渐从公有财产变为私有,最终导致了奴隶社会的形成。

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奴隶的劳动所得。由于奴隶主直接占有大量奴隶使较大规模的生产协作成为可能,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奴隶社会末期,奴隶主占有制的生产关系逐渐变成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的桎梏,封建制度的诞生就成了历史必然。

封建社会时期,封建地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是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农民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铁器被广泛应用,推动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取代了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由于技术革命的发生,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对工人进行剥削。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建设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则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将代替历史上的剥削制度,使人类进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重要结论★

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进过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推动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在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并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1.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根本动力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就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总是处于从适应到不适应,经过生产关系的变革,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应的运动过程。

2.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然后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建立起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型的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确立之初,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相适应的,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处在不断发展中,生产关系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原本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会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要对生产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甚至变革。如果生产关系的变革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生产关系也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下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发生作用,决定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

★重要结论★

社会生产的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要求生产关系相应地发展变化。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和形式,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一)自然分工与自然经济

图像说明文字提示与说明

自然分工是最简单的分工形式,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所形成的生理分工。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共同体内部,氏族成员之间就是按性别和年龄实行自然分工。例如成年男子从事狩猎、捕鱼、建筑房屋、制造工具等工作。老人和孩子们则帮助制造工具或料理家务。

二是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在地域资源的差异及自然产品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这是由于各个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所处的地域不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及其劳动产品也不尽相同的结果。

自然经济是为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以自然分工为基础,主要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前的漫长时期。它具体表现为社会氏族部落共同体的集体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庄园经济以及个体农民的家庭经济。在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狭小,自给自足是其最基本的特征。我国传统的“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就是自然经济的典型。

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产物,又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人类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力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早已证明,凡是较早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较快发展商品经济的国家、民族和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就比较繁荣,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比较快。

图像说明文字提示与说明

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①自给自足的经济;②封闭型经济;③保守型经济;④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二)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即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商品的相互交换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就是商品交换。

概念提示

社会分工: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是指生产者以职业活动的形式,固定地、长久地从事一种或相似种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的一种分工形式。社会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经济条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条件,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社会分工一方面使生产走向专业化,出现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又使人们的需要日趋多样化。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各种需要,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互通有无,交换产品。社会分工越发展,人们需要交换的产品数量和品种也就越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就越密切。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根本条件(决定性条件)。当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时,人们通过交换使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既不愿将自己的产品白白送别人,也不能无代价地占有他人的劳动,只有通过自愿、互利、平等的交换来取得自己需要的、他人生产的产品。这便推动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1972b)89

图像说明文字提示与说明

商品经济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交换经济。它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而实现。

(2)开放型经济。它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

(3)开拓进取型经济。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追求更多的价值,都想方设法提高劳动效率。

(4)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生产者不断扩大规模。

总之,商品经济是一种通过交换、为满足社会需要而生成的经济形态,它取代自然经济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它是与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商品经济虽然形成较早,但在社会占主导地位却始于资本主义社会,并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是以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交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商品交换仅在较小的范围内存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简单商品经济主要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补充。

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的极大提高,当交换超越单纯的物质领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时,商品经济就进入它的发达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发达的商品经济与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概念提示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定义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不能成为商品。自然界中的土地、空气、阳光等,虽然是人类生活所必需,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是商品。

第二,作为商品,还必须是用于交换。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例如,自家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若只是供家庭成员自己使用,而不用来与他人交换,尽管是劳动产品却不能叫商品。

可见,商品既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有用物,也不完全等同于任何劳动产品。这是对商品内涵的最基本和最初步的理解。要真正弄懂什么是商品,还必须深入商品的内部,去分析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商品的二因素

(一)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与价值

1.使用价值

概念提示

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人与物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等性质(即自然属性)决定的。物品对人有用,指的是它的某种物理或化学性质对人有用。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性质能够满足不同的需要。例如,同样是白色的药片,由于化学成分不同,有的止痛、有的消炎,疗效各异。同一种物品,由于自然属性是多方面的,它的使用价值也是多方面的。例如,衣服可以保暖,还可以起美观作用,即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范畴,与社会形态没有关系。一个社会,生产出来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也就是使用价值)越多,这个社会就越富有。也就是说,社会财富从物质上就是由这些物质资料(使用价值)构成的。而使用价值的多与少,往往能反映出生产力水平的高与低,也就是说,使用价值的多与少,实际上就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强与弱,因此,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再者,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论什么社会条件下,不论什么人和采用什么形式生产出来,它都不会因社会形式的不同而有什么区别。我们绝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面包、馒头不能吃,只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出来的面包、馒头才能吃。因而,一个物品,只要它的物理化学性质(自然属性)没有改变,它的使用价值就不会变,这与社会形态没有关系。从古至今,只要是没变质的粮食,都具有充饥和提供营养的使用价值。

概念提示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不是商品。任何商品都必须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否则是没有人要的。但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普通物品的使用价值的不同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使用价值。因此,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还必须是用来交换的物品,具有交换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

从使用价值来看,衣服和苹果具有不同的质,但在交换中,它们却能够相互交换。这说明在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在量上可以作比较的东西。这个共同之处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具有价值。

所谓“无差别”是指人类劳动没有贵贱高低大小之分,“一般”指的是共同的、普遍的——都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农民种田,铁匠打铁,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劳动产品——粮食和镰刀也各不相同,但这两种劳动却有着共同点,即都要耗费人的脑力和体力。

商品是价值的载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即本质属性,只有商品才具有价值。反过来,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劳动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为商品,具有价值,因此,价值在本质上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交换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有交换,才有价值,商品就是交换关系。

概念提示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只有劳动产品经过交换转移到他人手中时,才能成为商品,所以,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通过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来体现。比如,一件衣服换三箱苹果,三箱苹果就是一件衣服的交换价值,一件衣服就是三箱苹果的交换价值。一件衣服等于三箱苹果就是它们之间的交换比例关系。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比如,1只羊既可以换2把斧子,也可以换100斤大米。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由价值决定。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实质上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原因就是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为什么1只羊在一定时间里可以换2把斧子,而不是1把或3把,即其交换价值是2把斧子而不是1把或3把斧子,根本原因在于生产1只羊和生产2把斧子耗费了同等的一般人类劳动。

(二)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价值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才能体现出来。

图像说明文字提示与说明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存在的前提。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不一定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没有价值(一定不是商品)。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一定是商品),没有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指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统一和相互排斥。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想要得到的却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为了自己使用,为了得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购买者来说,他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手中却拥有支付商品价值的能力,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解决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唯一途径是交换。只有通过交换,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生产者获得价值,使消费者得到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交换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必要条件。交换成功意味着购买者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实现了价值。

这样,该卖的卖掉了,该买的买到了,矛盾也就解决了。否则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解决不了,就会造成生产的东西卖不掉和需要的东西买不到的严重后果。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常见的,特别是在周期性经济危机中表现尤为突出。

★重要结论★

作为商品二因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矛盾统一体,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劳动的二重性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概念提示

具体劳动: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管人们生产东西的目的是什么,都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劳动先把它生产出来。人们生产商品,总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农民种粮食要用各种农具在田地劳作,裁缝做衣服要用剪刀剪、尺子量,汽车工人制造汽车要用各种设备、工具,等等。可见,每一种劳动,无论就目的而言,还是就劳动对象、使用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结果而言,都是各不相同的。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叫作具体劳动。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体现出社会分工的复杂性。

人们进行具体劳动的过程,就是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把原有的物质形态改变成人们需要的有用之物的过程。而且,任何具体劳动,只有借助于土地、矿藏和其他的自然物质,才能制造出使用价值。这里的“土地”,泛指所有的自然物。因此,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一起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且,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

人类要生存,就要消费,就要通过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提供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这种制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二)抽象劳动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相互比较并按一定比例交换,说明生产商品的各种劳动,除了有具体形式各不相同的一面外,还应有相同的一面,这就是抽象劳动。

概念提示

抽象劳动:抽掉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木匠拉锯、裁缝缝纫、农民种田、铁匠打铁具有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支出,都是人的大脑、肌肉、神经、骨骼等脑力和体力的耗费。这种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叫做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作为抽掉一切具体形式的人类无差别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抽象劳动凝结到商品中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价值的实体。

抽象劳动虽然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是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相联系的。如果不存在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就没有必要把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当商品生产和交换出现以后,才有必要把多种不同质的具体劳动还原为同质的抽象劳动,从而在量上进行相互比较,这就使抽象劳动具有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可见,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它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图像说明文字提示与说明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生产同一商品的劳动过程之中。

一方面,商品生产者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具有明显区别:具体劳动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表现得更充分,是历史范畴。

三、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与生产其他商品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生产其他商品相同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的二因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决定了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是交换,具体劳动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说,劳动只有在交换的条件下才创造价值,因此,只有经过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非商品生产的劳动过程不具备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包含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种二重性,是由马克思首先发现和证明的。在马克思之前,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已经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由于他们不懂得生产商品的劳动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样的二重性,因而他们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彻底的,甚至还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说法。对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逐渐认识。

图像说明文字提示与说明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如何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建立了重要基础,构成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因此,劳动二重性学说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它们在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那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怎样决定的,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由于商品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所以价值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而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时间,因此,价值量就应当由劳动时间来衡量。

概念提示

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

例如,生产1双皮靴,甲用了8小时,乙用了10小时,丙用了12小时,这8、10、12小时,就分别是甲、乙、丙3个商品生产者生产1双皮靴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生产同样一种商品,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各生产者花费的时间有多有少,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势必造成谁越懒惰、技术水平越低、花的时间越多,他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就越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应该是个别的劳动时间,而应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概念提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生产条件是指当前的生产条件,而不是指过去或将来的生产条件。一种商品不管过去生产它用了多少时间,如果放到现在才卖,也要按现在生产这种商品所用的时间来衡量。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商品的生产条件。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主要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技术水平大体相等,或者说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能达到的技术熟练程度。

平均的劳动强度也就是劳动的强度含量大体是一致的。这是由单位时间内的劳动耗费决定的。劳动强度大,意味着操作紧张,单位时间内脑力和体力耗费多;劳动强度小,意味着操作松弛,单位时间内脑力和体力消耗少。在同样的时间内,熟练劳动和强度大的劳动,可以比非熟练劳动和强度小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总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按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计算的。如前例,生产1双皮靴甲需要8小时,乙需要10小时,丙需要12小时。假若乙生产1双皮靴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代表了社会上大多数皮靴生产者在大致相同的生产条件、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1双皮靴所需要的时间,那么10小时就是生产1双皮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要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不变,不管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用了多少时间,1双皮靴的价值量就只能是10小时。这就是商品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道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仍以甲、乙、丙三者分别生产1双皮靴的劳动时间及其后果为例,由于生产1双皮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因此,丙虽然实际耗费12小时,但他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耗费的2小时劳动只能算是白费了,社会不予以承认。甲商品生产者虽然实际上仅耗费了8小时,但他生产的每双皮靴却能实现10小时的社会价值。下面以表2.1为例进行说明。

表2.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命运的影响

生产者 个别劳动时间(h)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h) 差额(h) 结果
8 10 +2 得的多
10 0 正常补偿
12 –2 利少或亏损

从表2.1可以看出:

(1)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就能比别人赚到更多的钱,以至淘汰别人,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生产;

(2)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就可以得到正常补偿;

(3)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就可能得不到补偿,甚至亏损破产。

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促使每个商品生产者非常关心自己的生产,千方百计地降低劳动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同种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对于不同种的商品来说,其价值量又由什么决定呢?这还需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二、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如砍柴的劳动、挑水的劳动等。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胜任的劳动。如工程设计劳动和制造计算机软件的劳动等。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区别具有相对性,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区别的标准是不同的,但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这种区别却是确定的。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比如,1小时的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可能是1小时的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若干倍。复杂劳动等于加倍的简单劳动。这主要是因为复杂劳动包含着比较多的技巧和知识,而要掌握这些技巧和知识,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训练,花费一定的劳动时间,消费一定的物质资料,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它比简单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商品中凝结了更多的价值,多出来的价值用于弥补训练时所付出的代价。如果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一样,那就没有人愿意从事复杂劳动。

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加倍的简单劳动。这就要求在分析不同种商品的价值量时,必须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基准(单位)的,然后将复杂劳动折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或还原并不是在交换中自觉进行的,而是在商品生产者的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这就是说,是自发地根据历史习惯和实践经验形成的。

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要让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的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概念提示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往往会受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管理能力、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用时间计算的,所以,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所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如鞋匠1天8小时生产4双皮靴,这4双皮靴的价值就是8小时的劳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后,他1天8小时生产8双皮靴,这8双皮靴的价值仍然是8小时的劳动量。价值总量没有变只是使用价值增加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少,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只有整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才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不过,就同一部门各个生产者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而言,单个生产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不会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商品价值量的减少,但可降低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如果他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所在部门的平均水平以上,那么在同样多的劳动时间内,他就会生产出比别人多的价值量。所以在现实中,企业要赚钱,就必须使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劳动生产率,从而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大多数劳动者都提高了生产率,缩短了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这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发生了变化(随之缩短),这一商品的价值量也就发生改变。可见,同一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相互影响。

★重要结论★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第四节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概念提示

私人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意愿和利益进行的,具有私人性质。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的劳动。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经济条件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经济条件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由私人决定,劳动产品也归他自己占有和支配,劳动具有私人性质。社会分工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在具有私人性质的同时又具有社会性质。各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只从事某种生产。他们以不同的具体劳动,为他人创造使用价值,相互满足需要,他们的劳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总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的相互联系的两重属性——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得到直接体现的是私人劳动,而其所具有的社会性,只有在由私人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证明为社会所需要时,才能得到体现。

图像说明文字提示与说明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能够符合社会的需要;但是,劳动的私人性质,又使得生产出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直接相一致。

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办法或者说解决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途径只能是交换。

如果商品生产者在市场上把他所生产的产品全部卖出去,他的全部产品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那么,包含在他的商品中的私人劳动就可以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商品生产者那里得到了解决。如果商品生产者在市场上没有能够把他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或部分产品卖出去,他的全部产品或部分产品没有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那么,包含在他的商品中的私人劳动就不能全部或部分地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商品生产者那里就不能得到解决或不能完全得到解决。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存在的一系列内在矛盾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本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这一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存在的各种内在矛盾的基础和根源。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都随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对矛盾的解决而得到解决。因为商品交换本身就是比较和计量双方商品的劳动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要把各种不同质的具体劳动还原为同质的抽象劳动,同时也表现了使用价值的转让和价值的实现。

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这一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生产成为为市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这就导致了简单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得到了发展,从而推动着商品经济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随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简单商品经济也就逐步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第三,这一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亏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贫富两极分化中的命运。

第五节 货币的产生与职能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是商品自身,可以被直观地感觉到;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只能通过交换得以表现。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价值是用货币来表现的。研究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是为了揭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只是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用公式表示为

1只羊 = 2把斧子

这个等式表明了1只羊的价值通过2把斧子表现出来。说它是简单价值形式,是因为这时一种商品的价值只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说它是偶然的价值形式,因为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古代原始公社之间偶然的交换关系。那时人们还不是为交换而生产,而只是把偶然多余的羊和斧子进行交换。

理解这一价值形式要注意以下三点。

(1)等式两端的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见表2.2。等式左端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其价值只能通过另一种商品相对地表现出来,同时相交换的数量比例也是相对的,不固定的。

表2.2 等式的说明

1只羊 = 2把斧子
等式左端 主动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斧子上 像一面“价值镜”,用自己的身体表现羊的价值,起等价物的作用 等式右端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2)简单价值形式使商品内部的矛盾表现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只表现为使用价值,表现为具体劳动的产物,它的价值则在处于等价形式地位的商品上表现出来。处于等价形式地位的商品只是价值、抽象劳动的体现,它的使用价值已是另一种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了。

(3)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不充分的。这里还只是一种商品偶然地与另一种商品交换,它在质上是否同所有的商品都一样,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还未充分表现出来,在量上也不能准确地反映生产羊的实际劳动耗费。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换成为一种经常现象。这时,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和许多商品相交换了。这样,价值形式便发展到第二阶段,即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是商品的价值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用公式表示为

图像说明文字

理解这一价值形式要把握以下两点。

(1)这一价值形式比简单价值形式更能充分地反映价值的性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因为现在一种商品如羊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反映在某一种商品上,而是扩大了范围,反映在一系列商品上,每一种其他商品都成为反映羊的价值的镜子。

(2)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由于充当等价物的有许多不同的商品,仍然是物物交换,所以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这种情况表明,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扩大的价值形式日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需要向更完全的价值形式发展。

(三)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是适应解决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矛盾而产生的。在长期交换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先将自己的商品换成市场上大家都愿意要的商品,然后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交换不仅成功,而且省事。这样就有一种商品(假定羊)自然地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来,变为一切商品的等价物。价值都通过这种商品表现出来。这种价值形式便称为一般价值形式。

简言之,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用公式表示为

图像说明文字

等式右边的羊这时已经成为其他商品的等价物,即一般等价物。

概念提示

一般等价物:充当一切商品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的特殊商品。

理解一般价值形式应把握以下两点。

(1)不能把一般价值形式误认为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等式的简单颠倒,它的出现是价值形式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它意味着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代替了物与物的直接交换。

(2)一般价值形式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是不固定的,不利于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把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于是就必然地发展到货币形式。

(四)货币形式

随着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金银来承担。这是因为金银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其次是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损坏、质地均匀、易于分割等方面的特性,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当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独占一般等价物地位时,就产生了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形式是指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

图像说明文字

货币形式虽然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但它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区别只在于由贵金属充当一般等价物比羊充当一般等价物更稳定。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它是在商品交换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的特殊的商品。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视野拓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和西方货币史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更多不同。

那么,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哪些重大的演变呢?推荐读者课外通过百度百科“中国货币史”词条简单了解:

http://baike.baidu.com/view/1802633.htm

8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它是在商品交换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的特殊的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分割为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是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化身。这样,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一切商品,只有换回货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会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以解决。

★重要结论★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种本质只有通过货币的职能才会充分表现出来。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由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决定的,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以下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一)价值尺度

1.定义

所谓价值尺度,就是货币充当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货币的这一职能源于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凝结着一般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可以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并在价值量方面得到比较。

2.价格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用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通过商品价格得以实现。可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反映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是外在的,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则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价格一方面取决于商品价值,一方面取决于货币的价值,它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值。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正比,而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3.价格标准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这由习惯或国家机关来规定,是用来表现和计量金属货币本身数量的,和金属货币的价值量无关。如我国人民币价格标准中,基本单位是元,1元等分为10角,1角等分为10分;英国以“磅”为货币单位,1英镑等分为10先令,1先令等分为10便士。

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不同。价值尺度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而价格标准只是一种技术性规定;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职能,而价格标准是货币的计量单位,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本身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价格标准一旦规定好了,就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价值尺度是在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而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二)流通手段

1.定义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是:商品—货币—商品(W—G—W)。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以其价值尺度职能为前提的。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货币,只要社会公认它代表一定数目的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就行了,因此可以用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来代替。货币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经济活动中执行的就是流通手段职能。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带来了商业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导致了买和卖的分离与脱节,产生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出现之前直接的物物交换过程中,例如,1只羊 = 2把斧子,1只羊被卖出去的同时斧子也被买进来了,卖羊、买斧同时进行;但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过程中,例如,1只羊 = 100元人民币 = 2把斧子(1只羊 = 100元,100元 = 2把斧子),1只羊卖出去的同时,换回的不是2把斧子,而是100元人民币,这时,羊的主人并没有买到斧子,能不能买到,或者说买不买斧子,还不一定。卖羊、买斧变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买和卖脱节分离。于是,有人只卖不买,势必造成一些人的东西卖不出去,形成商业危机。

(三)贮藏手段

1.定义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被人们当成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贮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和足值的货币,如金银铸币、金银条块等。如今更普遍的货币贮藏方式是银行储蓄存款,即纸币储蓄,这通常只在纸币币值长期稳定的条件下才普遍存在。

2.金属货币贮藏与纸币储蓄的区别

金属货币贮藏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而纸币储蓄(纸币充当贮藏手段)不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因为它实际上是储户的延期消费,储蓄存款通过银行转化为贷款,再投入流通。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就会像蓄水池一样,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因而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多余的货币会自动退出流通而进入贮藏;反之,当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时,贮藏的货币又会自动进入流通领域。而在纸币流通情况下,纸币储蓄不能发挥这种自动调节作用,货币的供应量是由处于流通过程之外的政府货币管理部门加以控制的。

(四)支付手段

1.定义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于商品赊买(购)赊卖(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而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被运用到缴纳租金、税金,发放利息、工资,财政拨款等方面,超出了商品流通领域。可以说,凡是在“只见货币不见商品”(货币与商品没有同时、同地相向运动)的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的就是支付手段职能。

2.危机的可能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既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容易形成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因此,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必须以交换双方的信用为前提,并借助一定的契约形式。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先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表示处于赊购、赊销关系中的商品的价值,即计量买卖双方的债务和债权的数额。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还要执行观念上的流通手段职能,因为商品转手时没有同时发生方向相反的货币转手,只是买者向卖者做了按约定期限支付货币的承诺。只是到了支付期限,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才实际进入流通,用来清偿债务,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可见,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是以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

(五)世界货币

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越出了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作用,从而使货币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实际上是货币职能超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二是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进外国的商品;三是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由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如支付战争赔款等。

历史上,执行世界货币的货币,长期限于贵金属(黄金、白银)。当代经济关系中,随着货币形式的发展和国际经济联系的加深,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形式大为减弱,某些币值比较坚挺的国家的纸币,如美元、欧元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了解货币的职能有利于深刻理解货币的本质,更好地认识商品生产者之间复杂的经济关系。

三、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由商品流通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

概念提示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基本内容为: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

按照这个规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其中,商品价格总额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图像说明文字

这个公式表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在现实的交换过程中,商品流通的数量和价格总额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也是一个经常变动的量,因此,货币的实际需要量是一个经常变动的量。但是,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而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与需要量相适应。

当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特别是信用关系发展后,大量商品买卖采用赊销的办法,一些债权债务关系,可以延期支付或通过银行互相冲账,从而引起货币需要量的变化。因此,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可以调整为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全部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 到期的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 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四、纸币、信用货币与电子货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作为支付手段,它本身没有价值、不是商品,它在市场经济中是主要的货币存在形式。纸币的使用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它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进行银行贮藏,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充当世界货币的作用。

纸币的产生是与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分不开的。从价值尺度的职能来看,“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纸币只有代表金量,才成为价值符号”(马克思,1975)148。在执行流通手段时,最初采用金属条块形式。为了交换的方便,金属货币逐渐发展为铸币形式。由于流通中不足值的铸币仍然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所以由价值符号来代替金属铸币的形式便成为可能。从货币流通手段来看,商品转化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是转瞬即逝的要素。它马上又会被别的商品代替,因此,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只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这种情况下,产生比铸币更方便的纸币便成了一种必然。

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现代纸币逐渐趋向无形化。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应运而生。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包括银行证券、商业期票、银行支票等,其流通靠的是信用,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符号。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的构成十分复杂,货币形式多样,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货币。不同形式的信用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中央银行对它们的控制和影响能力也不同,为准确把握和调控货币运行,需要对信用货币划分层次。

概念提示

存款货币是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银行为工商业者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存户可根据存款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书—支票,或通过其他方式将银行存款转到收款人账户上,这些方式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被称为存款货币或信用货币。

与现钞相比,存款货币支付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现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绝大部分交易支付都利用存款货币来完成。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借助电子网络而进行的电子自动转账系统,即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虚拟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是一种无形货币,是贮存于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可以代替现金和支票进行支付,对传统的货币发行和流通产生了重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在本质上和纸币一样都是价值符号,它们的出现,只表明货币的外在形式发生了改变,货币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并没改变。

视野拓展

提到电子货币,人们往往会想到比特币。置身货币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到底该如何认识比特币?推荐读者课外阅读以下网络资料,并进行讨论。

百度百科“比特币”词条: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784548/12216829.htm

9

《从货币的发展史看比特币》,巴比特转载链接:

http://www.8btc.com/from-history

10

五、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当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纸币,并将其作为金属货币的符号参与流通过程后,就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

概念提示

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通货紧缩:指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升值、物价下降(持续6个月)的现象。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金银本身具有价值,过多的金银会自发地退出流通,被贮藏起来,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需要量相适应,因此,没有因货币过多而使物价上涨的现象。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只能靠降低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来与客观需要相适应,这就必然使物价上涨。纸币数量超过流通中的客观需要,每个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必然减少,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增加一部分需求,刺激生产,出现经济的虚假繁荣。但它不能根本解决生产和有支付能力需求间的矛盾。

通货紧缩虽然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但下列两种情况不构成通货紧缩:一种是由于生产率和竞争成本优势,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的流通成本更低,致使产品价格趋于下降;另一种是产品的价格虽然和以前一样,但是企业通过增加产品数量并提高产品质量,相对价格有所下降的情况。

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严重危害。持续的通货紧缩会使消费者推迟购买,以等待更低价格的出现,这会使企业产品销售遇到困难,发展信心降低。最终促使企业削减生产,压缩存货,从而形成开工不足,导致就业减少。这又会引起消费者的货币收入相应减少,极大提高实际利率水平,引发企业破产,使债务链中断,从而导致信用体系紊乱或崩溃,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萧条。

引起通货膨胀和紧缩的原因可能与货币政策有关,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因素(如成本、需求、产业和产品结构、体制等),但最基本的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当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并没有否定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视野拓展

通货膨胀必然带来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就一定是通货膨胀吗?如何看待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推荐读者课外阅读以下两篇文章。

中国经贸聚焦》2011年06期《莫将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混为一谈》(剑雄),和讯网转载链接:

http://opinion.hexun.com/2011-06-17/130627883.html

11

东方头条网“悦读名品”栏目《经济学家曾康霖: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

http://mini.eastday.com/a/160316150815325.html

12

第六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经济在运行中,存在着许多客观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这些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动着商品经济的运动和发展。但是,在这许多的经济规律中,起着最主要作用的是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是价值运动的规律。价值规律反映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然后又怎样实现这个过程的客观必然性。因此,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第一句话是对商品生产的规定,反映价值决定。不管生产商品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多少,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就是这样形成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第二句话是对商品交换的规定,反映价值实现。因为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需要交换才能实现,要实现就必须按照各自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如果不等价交换,商品生产者实现不了自己商品的价值,要吃亏,他就不肯干了,生产就会缩小甚至停止;只有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商品生产者能够得到自己的利益,生产才能持续下去。所以,商品必须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这也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客观规律。

(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不仅贯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始终,体现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而且制约着商品经济的其他规律和矛盾运动,支配着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命运,调节着商品经济的全部运行过程,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整个发展。只要存在着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会存在并发挥作用,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因此,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商品经济规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规律的作用,其他规律都要在它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具有灵敏、有效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自觉地尊重和利用好价值规律。按照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应该注重不断降低成本,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企业盈利;坚持等价交换,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坚持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系,把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价格的确定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的,但是,这并不意味每次具体的商品交换价格与价值都完全相符。因为价格固然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但价格还要受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出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情形,即表现出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第一,价格虽然经常随供求变化而时涨时落,但并不会脱离价值这根轴线,它总是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价格高于价值,就会刺激生产的扩大,大家都抢着生产那些市场上紧缺的、畅销的、价高利大的商品,结果造成生产过剩,供过于求,原来畅销变成滞销,价格又得下跌;价格低于价值,大家又都不愿生产了,生产缩减,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又会上升上涨。如此反复,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不断波动。价格这种波动不但不会脱离价值这根轴线,反而恰恰证明了,价格始终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价值就像吸铁石一样把价格紧紧地吸引在自己周围,使之在供求影响下围绕自己上下波动。

第二,从局部或短期看,价格可能低于或高于价值,但从一个较长时期或全社会看,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也就是说,这里东西卖得贵,那里同样的东西可能卖得便宜,但是把全社会的价格总和起来,总价格还是等于总价值的。从时间上看,也是这样。短期看,价格可高可低,从较长时间看,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所以,从总体看,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量是相符的,必然是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由此可见,价格以价值为基础,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恰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在这种奇妙的价格波动中,价值规律才能得以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点才能成为现实。

视野拓展

既然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那如何看待“房价不跌论”?

推荐读者课外阅读《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8月19日05版《“房价不跌论”违背价值规律(时事点评)》(杨亚军):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3-08/19/content_1285332.htm

13

概念提示

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则千差万别,最为基础的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源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这主要是通过价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表现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把各类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商品生产者通过市场上的价格波动状况知道社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仅传递和反馈经济信息,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物质利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这就意味着该商品的社会需求大,生产该商品就有利可图,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类商品的生产,从而使社会资源流入该生产部门。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意味着该产品的供大于求,生产该商品无利可图,甚至有可能亏损。这样,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规模,社会资源就会退出该生产部门。

价值规律就是这样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通过价格的上下波动,自发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使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投放比例不断得到有效调整。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作用是通过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实现的。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要求按照这样的价值量进行交换。如果某些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反之,如果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商品的生产者就会有一部分劳动消耗得不到补偿。这是由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或是由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异造成的。

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千方百计地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或个别价值。为此生产者就要一方面减少生产资料的消耗,另一方面提高劳动的生产率,而这两个方面都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来实现。一般说来,谁的技术设备越好,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就可能多赚钱;相反,谁的技术条件越落后,劳动生产率越低,个别劳动时间就会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售时,就要吃亏,甚至赔本、失败。

一切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盈利,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就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力求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视野拓展

价值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制约着经济规律的运动.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搞好生产和取得更好的收益就必须自觉地认识价值规律,按规律办事。那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呢?

推荐读者通过百度百科“价值规律”词条做进一步学习:

http://baike.baidu.com/view/88822.htm

14

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力求不断改进技术,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收益。但并不是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能实现上述目的。一些商品生产者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力量添置新的技术设备,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甚至处于亏损状态,结果只有被淘汰。少数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竞争能力较强,能获得较多的收入。作为竞争的优胜者,能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因而越来越富裕。正是价值规律的这种作用,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它也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三、市场机制

概念提示

市场机制:市场的各要素(如价格、供求、竞争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自行协调经济运行的机制。它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是市场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

市场机制有两个特点。一是调节的自发性。由于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另外一些要素的变化,从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二是利益制约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价格、供求等市场要素的变动直接影响参加市场活动的各个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对市场进行自动调节,其原因就在于各种市场要素的变动与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休戚相关。市场机制正是通过供求变化、价格的涨落、竞争的压力,影响和制约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从而对经济活动发挥调节作用。

(一)价格机制

概念提示

价格机制:商品价格形成和变化的机制,具体指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价格的升降调节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引导生产、经营和消费的经济运行机制。

价格对经济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价格机制是调整消费需求的信号和手段。一般说来,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条件下,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化。价格的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规模和购买数量,而且会导致消费者需求方向和结构的变化。所以,价格机制是消费者调整需求的信号,也是社会调整需求规模和结构的手段。

(2)价格机制是调节生产的信号和手段。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实现程度,也直接影响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对商品的生产方向和规模做出调整,从而改变原有的供求格局,形成新的供求平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价格机制是商品生产者的竞争手段。商品生产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必须不断采用新技术,改进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这样,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就可以节约社会劳动,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价格机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价格的变化可以反馈经济运行的信息,从而作为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同时,政府采取的财政、金融及必要的行政措施,会影响和调整市场价格变化的总趋势,实现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目标。

(二)供求机制

概念提示

供求机制:在市场运行中,反映价格和供求之间内在联系的机制。它是市场经济的保证机制,是制约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及其相互关系变化的机制。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对市场上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市场需求往往受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者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购买的数量就越少;收入越高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越多。不仅如此,人们的预期收入也会影响需求,有时候,当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的话,市场需求却不一定会增加;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产生特殊偏好时,对这一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人们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将要上涨时也会增加该商品的需求。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的价格,生产者提供到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市场供给往往受商品价格、产品成本、生产者对未来的收益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供给到市场上的商品量就会越多;生产成本低,供给的产品量就越多;生产者对经济状况抱乐观态度,就会扩大供给量。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供求机制是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起作用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市场价格的涨落又会反过来刺激和调节供求的增减。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价格必然下跌;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必然上涨。商品价格就这样随着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三)竞争机制

概念提示

竞争机制:供求双方围绕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经济联系。

竞争是指市场主体之间为获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各种争夺,反映的是竞争活动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经济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

流通领域的竞争表现为市场竞争,包括卖方竞争、买方竞争和买卖双方竞争三种形式。卖方竞争是商品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各个卖主就会为争夺销路和市场展开竞争,这时往往会导致价格的下降。买方竞争是购买者之间的竞争,当市场供不应求时,买主之间就会为抢购某种商品而展开竞争,这时往往会造成价格的上涨。当市场供求大体平衡时,买卖双方就会产生竞争,卖方力图抬价而买方则力图压价,双方进行不断的讨价还价。在市场竞争中,价格是竞争的主要手段,也是竞争作用的结果。供求关系是引起市场竞争的直接原因,也是竞争调节的对象。竞争既是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制约力量,也是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引发的市场行为。

在生产领域,竞争既存在于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也存在于不同部门之间。同一部门内的竞争表现为:各生产者为了取得市场优势,会开展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手段的竞争;而不同部门之间的生产者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也会开展以转移资本为主要手段的竞争。通过部门内的竞争,各企业生产的同种商品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形成,价值规律也只有通过竞争才得以贯彻。竞争是社会对商品生产者的一种强制性权威。各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此推动生产者不断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不同部门商品生产形成平均利润,从而推动社会资源在部门间的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竞争不论是在流通领域还是在生产领域,都是一种外在的压力,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竞争充分展开的根本标志。

从上述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市场机制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影响,这三者以价格机制为核心共同发挥对市场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一方面引导生产、消费活动,另一方面也调节着社会生产的重大比例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社会经济协调运行。

第七节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也是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图像说明文字提示与说明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一般理论,对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必须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一、正确看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价值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也表现出新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出发点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运用劳动价值论专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他是以19世纪英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模本,试图通过对剩余价值源泉的分析,最终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早已不再是自由竞争状态,中产阶级大量出现,社会关系已有深刻变化;更重要的是已经存在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且与商品经济紧密结合。这些是马克思当年所不曾遇到的。我们现在运用劳动价值论不仅要关注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更要研究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处理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

(二)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论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是在劳动和资本相对立的环境中分析价值问题的,以前资本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拥有资本的资本家和出卖劳动力的工人之间是对立的关系;而如今,社会中已经不是当年绝对贫困的工人与贪得无厌的资本家的阶级对立,而是共创共享的社会关系。特别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人和人之间不再是对立的经济关系,这与马克思当时的现实大不相同。今天研究价值问题要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生产力基础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是以19世纪英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模本研究劳动价值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劳动分工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受此现状影响,马克思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不可能非常充分。当然,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1993)291。今天我们面对的是生产高度社会化、分工日益精细化、全球化的状况,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研究劳动价值理论。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分析,又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

二、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变化

在马克思的研究中,创造价值的劳动主要指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性劳动。当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协作关系的不断扩大,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及劳动者的范围已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一方面,创造劳动的范围得到了拓展。从劳动过程看,由于社会分工的多样化,生产往往要由许多劳动者合作完成,这就使创造价值的劳动打破了单个劳动者的局限,而变成“总体工人”共同实现;从生产的空间看,劳动已从生产部门的内部拓展到外部;从劳动的形式看,出现了大量非物质生产性劳动,如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营销劳动、信息咨询服务劳动等,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和企业管理者的劳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这就使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产性劳动。另一方面,创造价值的劳动领域由过去的物质生产领域向社会服务和精神文化领域延伸,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当今,创造价值的劳动,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无疑比以前丰富得多。

(二)正确看待生产要素在劳动过程中参与价值的活动

当今,在商品的价值形成中除了劳动外,科学技术、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价值量的增加、商品使用价值增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些传播、推广、使用新技术的劳动在转移新发明劳动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如传播、使用电脑技术的劳动,由于改变了劳动条件、劳动手段,它本身也创造出了比过去大得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过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更加说明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确性。因为各种生产要素毕竟还是物,不会自己创造价值,只有被人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创造剩余价值和价值的巨大力量,也就是说任何加在其上的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直接结果或者间接结果。

概念提示

所谓生产要素,就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或者说进行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管理、技术、信息等。

(三)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依据,所以认为只有参与价值的创造,才有资格参与分配,而对没有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及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认识不够。当今社会,各生产要素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多地参与生产过程,其所有权者应该获得投入的回报,而且收入回报率越高,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也会越高;越是紧缺的要素参与了生产,所有者得到的回报也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给予重视。

(四)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由价值创造理论我们可知,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生产不完全等同。

(1)财富或使用价值除了包含人的劳动外,还包括自然物质;但价值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成分,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前者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反映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多元的,是劳动和资本、土地、技术等各生产要素共同实现的,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

(2)二者并不是同比例增长。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但价值的增长却是与劳动时间的长短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要经过交换,要受到供求关系、竞争的影响。

面对时代新发展,劳动价值论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只要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仍然发生着作用,劳动价值论就不可能过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正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前提才有了剩余价值论对资本剥削本质的揭示,才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揭示,才有对整个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的揭示。否认劳动价值论不仅从根本上背离了唯物史观,也否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

视野拓展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仍然是指导当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到底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呢?

推荐读者课外阅读以下两篇文章。

《内蒙古日报》2015年4月30日《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韩鹏):

http://www.nmxx.gov.cn/xuexidt/dtqianyangd/22749.shtml

15

《学习时报》2016年1月4日《以既坚持又创新的态度认识劳动价值论》(谭荣尧),人民网转载链接: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104/c49154-28008000.html

16

图像说明文字小结

1.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并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2.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其中,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经济条件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基准,将少量的复杂劳动折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5.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是交换。

6.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7.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交换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价值规律具有促进生产和调节生产的作用。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8.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要素(如价格、供求、竞争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自行协调经济运行的机制,它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图像说明文字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

  A.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B.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2.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说明这两种商品必定具有在质上相同的东西。这个同质的东西就是商品的(  )。

  A.使用价值      B.供求关系     C.价值     D.自然属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没有价值    D.没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4.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  )。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

  C.商品交换的实现             D.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5.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是指(  )。

  A.社会劳动     B.私人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6.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点是(  )。

  A.劳动价值论    B.劳动二重性理论  C.剩余价值理论  D.资本积累理论

7.假设一年内市场上共有3种商品各10万件等待出售,其中,A商品的价格为500元,B商品的价格为1 000元,C商品的价格为2 000元。已知一年内单位货币每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则一年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

  A.2 500万元     B.625万元    C.4 375万元  D.1 250万元

8.如果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9.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A.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D.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10.“1只羊 = 2把斧子”这个价值表现形式是(  )。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11.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的职能是(  )。

  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价格     D.流通手段

1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由政府法定

13.货币在执行某种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这种情况属于(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14.在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执行(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15.在商品买卖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所执行的是(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16.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刷卡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17.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可以是想象或观念上的货币

  C.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D.不能用纸币代替

18.纸币之所以能够产生和流通,根本上是由于(  )。

  A.国家的强制力量

  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的特点: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C.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的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必是足值的货币

  D.纸币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能兑换成金属货币

19.打破商品直接交换所受的限制,引起商品交换买卖脱节的货币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20.由商品的赊买赊卖所引起的货币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21.支付赋税、租金、工资时的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流通手段的职能            B.支付手段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            D.世界货币的职能

22.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量持续地严重过多或过少现象,直接原因是(  )。

  A.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能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从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能自觉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C.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自觉地对货币需要量进行科学预测

  D.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23.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

  A.具有必然性              B.不会发生

  C.存在可能性              D.取决于价格状况

24.通货膨胀是由于(  )。

  A.货币供应量大大少于货币需要量     B.货币供应量显著多于货币需要量

  C.货币供应量刚好等于货币需要量     D.按货币需要量决定货币发行数量

25.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  )。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矛盾

26.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A.价值机制    B.价格机制     C.竞争机制   D.供求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对市场经济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市场经济就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

  C.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是排斥国家宏观调控的商品经济

2.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私有制的出现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价值     B.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没有价值

  C.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D.没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4.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后,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而对价值量的影响是(  )。

  A.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变     B.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降低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5.出现商品交换以来,总共出现的几种价值形式有(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6.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C.可以是纸币和信用货币        D.必须是金属货币

7.下列例子中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有(  )。

  A.在某商店一台电视机标价1 000元   B.某消费者得到工资和奖金

  C.某消费者还欠别人的钱        D.某消费者在每月底用现金缴房租

8.可能引起经济危机的货币职能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货币

9.商品是(  )。

  A.生产者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

10.在市场交换中,买卖双方经常讨价还价。但是,买方不能无限压低价格,卖方不能无限抬高价格,这是因为价格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市场供求状况            D.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

三、名词解释

商品的价值   货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   商品经济

四、辨析题

1.自家种的粮食由于可以拿出去卖钱,因此是商品。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3.自家种粮食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脑力和体力,因此,这一劳动过程也包含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五、问答题

1.价值规律的内容、实现形式及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2.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

目录

相关技术

推荐用户

同系列书

  • 电子商务概论(第4版)

    本书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内容涵盖了电子商务流程中涉及的各个方面,较为全面和新颖。 本书共...

    ¥49.80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

    本书共13章,着重介绍了B2C、C2C、B2B电子商务模式,概括介绍了新零售、网络营销、新媒体运营、电子商务安...

    ¥54.00
  •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应用(第2版)

    本书从基本理论、相关技术、软件操作三个层面对客户关系管理进行了系统介绍。在阐述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本书详...

    ¥53.00
  • 消费心理学

    白玉苓

    本书基于“理论+实践”的写作思路,旨在研究个体感知、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态度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与消费者心理的...

    ¥49.80
  • 客户关系管理

    本书从基础理论、理念建设、方法模型、最新应用和项目实施五个层面构建了客户关系管理的教学体系,并辅以丰富的教学材...

    ¥45.00
  • 网络营销——基础、策略与工具(第2版)

    本书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基本原则,分三篇对网络营销基本理论、网络营销策略及网络营销工具等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

    ¥56.00
  •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应用(第3版)

    本书从基本理论、相关技术、管理工具三个层面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介绍,在阐述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49.80
  • 报关实务(附微课 第3版)

    本书既有简明的报关实务操作介绍,又有纵深的理论研究论点,是一本融理论性和实操性于一体的实用教材。全书从海关概述...

    ¥49.80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教师服务
教师服务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