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礼仪概述

项目一 礼仪概述

图像说明文字 学习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礼仪及其相关概念、礼仪的特征以及礼仪的原则,对礼仪的内容、分类、作用等有一定的认知,对礼仪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图像说明文字 技能目标

要求学生树立文明礼仪观念,在各种人际交往、公共场所做到律己敬人,处处讲礼仪和文明。

我国的礼仪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讲文明,树新风,正成为当前社会潮流。当前社会,信息是最为宝贵的资源,而交际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交流,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重要条件。礼仪是交际的规范,是交际艺术的体现,学习掌握礼仪的意义,绝不在掌握外语、计算机、驾驶技术之下。本章就礼仪的概念、特征、原则、意义等基本内容做一介绍。

任务一 礼仪及其相关概念

图像说明文字 任务引入

有一个小孩不懂得见到大人要主动问好,不知道对同伴要友好团结,也就是缺少礼貌意识。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应:“你好,你好。”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你,我爱你。”同样,山谷也回应道:“我爱你,我爱你。”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面对时常见面的人,还是远隔千里的人,都要处处尊敬他人。”

图像说明文字 任务分析

从上边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礼就是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正如下面孔子对礼的解释,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就会更明白什么是礼。

子路问孔子:“老师,请问什么叫礼啊?”孔子回答说:“简单地说,礼就是爱人,礼是出于爱人之心的。”

子路想了想,说:“老师,我还是不明白,您能不能说得详细一点?”孔子说:“礼,就是要天子爱天下人,诸侯爱自己管辖境内的人,士大夫爱自己的职责,读书人与老百姓爱自己的家人,难道这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子路想了想,又问:“说礼就是爱,那不就与老师说的‘仁者爱人’一样了吗?”孔子抚掌大笑道:“本来嘛,两者就是一回事!‘仁者爱人’说的是人的内在素质,‘礼者爱人’说的是人的外在表现,两者是一致的啊!”子路这才点点头说:“我懂了。”

图像说明文字 知识链接

一、礼仪的含义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古代“礼”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指仪式和礼节,三是指准则和法度。

在西方国家,“礼仪”一词源于法语Etiq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历史上,法国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国,语义演变为“人们交往的通行证”,它同样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纵观中外对礼仪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意思。

其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

其二,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

其三,礼仪能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礼仪的概念可以概括为: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在语言和行为方式方面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精神,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礼仪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结果,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道德文化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礼仪的相关概念

从礼仪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还有一些相关概念与礼仪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概念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作出区分。

礼貌,一般是指在人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它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

礼节,通常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它实际上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它与礼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即必然伴随有具体的礼节。

仪式,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场合,为了表示郑重、敬意、友好而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化行为规范的活动。例如,开幕典礼、开学典礼、结婚仪式、签字仪式等。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统称。显而易见,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和仪式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换而言之,礼仪在层次上要高于礼貌、礼节和仪式,其含义更深、更广。礼仪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具体的表现礼貌的礼节和仪式构成的,它不像礼节和仪式那样只是一种具体的做法,而是一个表示礼貌的系统、完整的过程。不过从本质上讲,这四个概念所表现的都是对人的尊敬、友好。

三、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考古、民俗学等方面的材料证明:我国原始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礼仪规范,宗教礼仪、婚姻礼仪等都已初具雏形。礼仪始于原始社会的说法,在一些保留着很多原始特征的民族中可见一斑。

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在解放前仍沿袭着原始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例如,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对熊的崇拜,正像某些汉族人对龙的崇拜一样,十分虔诚。打猎归来,若捕到了熊,大家都要伤心地痛哭一场,吃完熊肉后,还要再哭一场,并对熊骨进行天葬。

在国外的某些民族,原始的礼仪形式同样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但这种约束是自觉的。某些风俗习惯也很有意思。例如,在非洲喀麦隆一带的西非庞圭人,往往瞧不起到他们那里考察的白人,认为他们“缺乏教养”。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连“我要去拾点儿柴”或“我要去看看捕兽陷阱”是暗示大小便的话都听不懂。

这就是庞圭人的原始礼仪,忌讳直言粪便、尿液的排放。颇有礼貌的庞圭人来到其他村寨,首先便是婉言询问“村长的住处”,或者问“如果有人追捕我,我能到什么地方去躲避呢?”上述说法均出自“讲礼仪”的人之口,他们总是利用其他词句表达“上厕所”这一意思。在西方,礼仪的演变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不仅表现在礼仪的具体形式上,还表现在关于礼仪的哲学论述上。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大约公元前6000年,爱琴海诸岛居民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以《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这部著名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特洛伊战役和希腊英雄奥德赛的故事,其中也有关于礼仪的论述,如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受人尊重。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12—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中世纪的欧洲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土地为纽带,将封建主与其附庸联系在一起,制定了烦琐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等。例如,于12世纪写成的冰岛诗集《伊达》,就详尽地叙述了当时用餐的规矩,佳宾贵客居上座,举杯祝酒有讲究……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在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不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不过,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话》,该书系统、深入地论述了礼仪的地位、作用以及礼仪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在其名著《教子书》中指出:“世界最低微、最贫穷的人都期待从一个绅士身上看到良好的教养,他们有此权利,因为他们在本性上和你是平等的,并不因为教育和财富的缘故而比你低劣。同他们说话时,要非常谦逊、温和,否则,他们会以为你骄傲,从而憎恨你。”

西方现代学者编纂、出版了不少礼仪书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教育家卡耐基编撰的《成功之路丛书》等。

总之,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以及不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中国人的谨慎谦虚等,也为世界所共知;但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剧,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礼貌?什么是礼节?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仪式和礼仪的定义是什么?

3.礼仪是怎样产生的?

实 训 题

要求学生发言讨论在社会上都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并且反思自己在文明礼仪方面有哪些应该改进的地方。

案 例 分 析

大学毕业生小王去应聘酒店总经理的助理,经过几轮复试,最后留下两个人,到见总经理的最后阶段。和他一起的面试者是D大的高材生,很优秀漂亮的一个女孩。小王当时想,这么漂亮的女孩,能力也不错,最后录取这位漂亮女孩的机会要比录取他的大。

然而他并不是那样容易放弃的人,他想自己也是F大的高材生,两个人势均力敌,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

那天,他们两个人一起被通知去总经理的办公室,路上遇到一位保洁阿姨在擦玻璃,她的清洁车放在旁边,转身时不小心撞到女孩,把桶里的水泼到了两个人的身上。

同行女孩的鞋子和裙摆上都有水渍,小王的裤子和皮鞋上也有。

那个女孩瞬间就发火说:“你这个保洁员有没有长眼睛,明知道后面有人来,还那么不小心,你是不是故意的。我等会儿要面试,现在你看看我这样怎么去见人,耽误了我的面试你负责得起吗?真是倒霉。”

又转头对小王说:“你等一下我,我去收拾一下,等会儿一起进去,要不然你一个人先去也不好,对吧。”

说完不等小王回答就往洗手间方向去了。

小王听到女孩这样对保洁员说话,对她顿时没了好感。小王对保洁阿姨说:“阿姨,没关系,就是溅到一点儿水,您别太自责,下次注意就好。”

之后还帮保洁阿姨把地上的水拖干净。在等那个女孩的时候,一边和阿姨聊天,一边帮保洁擦高处的玻璃。

最后,他们两个人到了总经理的办公室。

总经理对小王伸出手说: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原来,所谓最后一场面试,就是刚才保洁阿姨的那段考验。

那位总经理这样说:“我们是服务行业,心里有别人,懂得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有教养的人,往往是一个懂得尊重别人,顾及别人感受,懂得换位思考的人。在人之上,能尊重体恤下属;在人之下,能自尊自爱不自弃,这样的人以后才能被委以重任。”

的确,尊人者,人尊之;自尊者,人亦尊之。尊重的最高境界,不是所谓的感同身受,而是以己之身受人之感。

问题:

你认为总经理的面试有没有道理?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让别人反感?

任务二 礼仪的特征与原则

图像说明文字 任务引入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总理的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图像说明文字 任务分析

周总理不但没有责怪理发师,反而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宽容和体谅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周总理的宽容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图像说明文字 知识链接

一、礼仪的特征

特征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标志。正确地掌握礼仪的特征,对于提高学习礼仪这门学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吸收和发扬世界优秀的礼仪规范和礼仪内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古今中外的礼仪,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征。

1.规范性

礼仪属于非法律规范,它是约定俗成的,或由社会成员的代表们共同商讨和制定的。它以一定的道德基础为前提,用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修养,促进社会安定,稳定社会发展。礼仪这种规范虽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但它却是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语言和行为方面的准则,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的重要尺度,因此,任何人要想在交际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礼仪这种规范。另起炉灶,自搞一套;或是只遵守自己适应的部分,而不遵守自己不适应的部分,都难以为交际对象所接受和理解。

图像说明文字

2.地域性

礼仪尽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礼仪有着明显的差异,正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例如,中国人崇拜龙,在原始社会,龙是我们汉民族崇拜的图腾;进入封建社会,龙又成了帝王“真龙天子”的化身;而现在龙是喜庆吉祥的代名词。但是,在英国以至整个西方世界,龙是凶残阴险的标志,人人惧怕,人人厌恶,而且很多关于龙的故事中,它总是落得被宰杀的下场。因此,春节给中国人送龙的贺卡,就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若圣诞节对英国人也如此,则大大失礼了。

3.可行性

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范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是礼仪的又一大特征。“礼者,敬人也”是礼仪的精髓。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就看能不能敬人,敬大多数人,而不能为造作而礼仪,为礼仪而礼仪。礼仪不仅有它的原则和规范,更有一系列具体细节上的方式方法,能够对礼仪的规范和原则加以贯彻和执行,使之落到实处,“言之有物”“行之有礼”。因此礼仪应该是易记易行,简明扼要,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的。

4.继承性

礼仪的形成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一种礼仪形成以后,就会在人们之间形成共识,被人们认同,并且被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只有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人们的观念发生重大革新时,旧的礼仪才会逐渐以缓慢的速度消失。礼仪的继承性、延续性特点非常突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礼仪都是从传统礼仪的基础上继承发扬来的,离开了对本国、本民族既往礼仪成果的继承、发扬,就不可能有现代礼仪。传统礼仪不乏优秀的内容,也不乏陈腐落后、封建愚昧的糟粕。因此,对既往礼仪遗产的正确态度是既不能食古不化,全盘沿用,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当是有扬弃,有继承,更要有发展。

5.时代性

礼仪虽然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但并不意味着礼仪是一成不变的。政治的变革,朝代的更迭,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导致文化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礼仪也发生了变化。况且,国际间、民族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相互吸取,相互借鉴,也势必影响到各民族的礼仪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从而使礼仪显示出一定的时代性或阶段性。20世纪初,在欧美地区如果有一位少妇外出遛狗,会被视为丧失风度,有辱礼节。但是20年后,欧美地区遛狗成风,成为少妇最有风度的行为。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这不但符合礼节,而且是一种上层生活的表现。了解了礼仪的时代性,就不会把它看成一成不变的东西,而能够更好地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它,也不会对礼仪搞“教条主义”,使之僵化不变,脱离生活和时代。

扫一扫

一 9

扫一扫了解历史上的礼仪

6.普遍性

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全人类所共同需要的上层建筑,所以礼仪被人们普遍地运用于各种场合,可以说礼仪无处不在。大至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领域,小至个人衣食住行;不论城市乡村、哪种行业;不论干部群众、集体个人;不论单位家庭、繁简事务;不分国家、民族、地域、性别、年龄;不分大小场合,人数多少,只要存在交往,礼仪就会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不可逾越的行为规范被普遍地遵循。

二、礼仪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一般原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礼仪也不例外。揭示礼仪的一般原则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礼仪,减少交际失误。在社会交往中,具体的礼仪规范比较庞杂和琐碎,一般人很难将各种各样的礼仪规范都了如指掌,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掌握礼仪的一般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礼仪的一般原则是对礼仪实践的具体规范的高度概括,所以学习掌握了礼仪的一般原则之后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那么,礼仪的一般原则包括哪些方面呢?

1.遵守原则

在交际应酬之时,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以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礼仪,不仅要学习、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了就要用,要将其付诸个人社会实践。任何人,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寡,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公众的指责,交际就难以成功,这就是遵守原则。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礼仪的应用和推广。

2.平等原则

在具体运用礼仪时,允许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但是,与此同时必须强调指出:在礼仪的核心点,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这一点上,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职业、身份、地位、财富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就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待遇。商务礼仪中平等的原则要求:以礼待人,有来有往,既不能盛气凌人,也不能卑躬屈膝。平等原则是礼仪的基础,是现代礼仪有别于以往礼仪的主要原则。

3.自律原则

从总体上看,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与对待他人的做法这两大部分所构成。对待个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这就是所谓的自律原则。要想真正遵守礼仪、运用礼仪,关键还要看自己的自律能力。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是首先没有对自己的要求,人前人后不一样,只求诸人,不求诸己,不讲慎独与克己,遵守礼仪就无从谈起。

4.敬人原则

礼仪的核心就是敬人。所谓敬人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不仅要与交往对象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处,更要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在礼仪的两大构成部分中,有关对待他人的做法这一部分,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为重要,这一部分实际上是礼仪的重点和核心。而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之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失敬于人,哪怕具体做法一时失当,也不能算失礼。

5.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心胸宽广。法国有一句谚语:“了解一切,就会宽容一切。”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能原谅别人的过失也是一种美德,是现代人的一种礼仪素养。宽容的原则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在人际交往中,要容许他人有个人行为和独立进行自我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己、不同于众的行为耐心容忍,不必要求其他人处处效法自己,与自己保持完全一致,这也是尊重对方的一个重要表现。

6.从俗原则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实际上存在着“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局面。对这一客观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自高自大,唯我独尊,以我画线,简单否定其他人不同于己的做法。必要时,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大多数人的习惯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指手画脚,随意批评,否定他人的习惯性做法。遵守从俗原则的这些规定,会使礼仪的应用得心应手,更加有助于人际交往。

7.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就是遵时守信,“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人在交际中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人交往运用礼仪时,务必待人以诚,诚心诚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运用礼仪时所表达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所理解、所接受。与此相反,倘若仅仅把运用礼仪作为一种道具和伪装,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或是事前一个样,事后一个样,有求于人一个样,被别人所求另一个样,则有悖礼仪的基本宗旨。

8.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的含义,是要求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是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这是因为凡事过犹不及,运用礼仪时假如做得过了头,或做得不到位,都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自律、敬人之意。当然,运用礼仪要真正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只有通过勤学多练,勇于实践,此外别无他途。

思考与讨论

1.举例说明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而导致东西方礼仪的差异有哪些?

2.我们现在有哪些礼仪是从传统礼仪继承过来的?

3.遵守礼仪为什么要适度?

实 训 题

说说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诚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案 例 分 析

我在杂志社工作时,有一次社长谈了个广告,单子很大。社长自然不能做具体业务,所以要找个业务员跟客户对接。我们一致认为小韩做这个事最合适,因为他跟那公司的老总是老乡,人也比较能干。那天社长约了老总下午见面,想叫着小韩一起。不巧,小韩请假外出,手机又一直打不通。社长很着急,临时喊来另一个业务员小顾,说:“下午你跟着我去吧。”天上掉下个大单子,小顾喜不自禁,说:“太好了,我回去准备下。”社长说好,又补了一句:“本来小韩去最合适,他跟那老总是老乡,但现在找不到他,没办法了。”小顾想了一下,说,“小韩有两个手机号,他以前用另一个号给我打过电话,我翻翻看能否找出来吧。”十分钟后,小顾来找社长,说:“我联系上小韩了,他下午能过来。”社长很高兴,连连点头。小顾出去了。社长看着他关上门,回头就竖起了大拇指,跟我说:这孩子,这人品。

这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前段时间我和社长见面,偶然聊到小顾,我说起这件事,没想到社长也记忆犹新。他说:“虽然就是找个电话号码的事,但换一般人,做得出来吗?那天要是小顾跟我去,单子就签他手上了,好几万的提成啊,对他可不是小数字,但这孩子就硬把小韩给我找出来了,我心里真是感动,冲他这份厚道,我后来又给了他好几个单子。”我问:“小顾知道您为什么给他单子吗?”社长笑,说:“他不知道,他可能以为是自己运气好吧。”

问题:

你认为社长为什么欣赏小顾?

任务三 礼仪的性质与意义

图像说明文字 任务引入

一批应届毕业生参观北京某部实验室,负责接待的领导秘书为大家倒水,大多数同学都表情麻木,只有一位叫林晖的同学站起身并轻声说:“辛苦了,谢谢您!”当部长讲完话为大家发纪念册时,林晖也是礼貌地站起身,身体微倾,双手接过纪念册,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部长见此情景,拍了拍林晖的肩膀并记下了他的姓名。不久之后,毕业了的林晖分到了该部实验室,而那些学习成绩比林晖好的同学感到不满找到导师,导师告诉他们,他们应该补上一课,就是修养。

图像说明文字 任务分析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林晖不是仅仅靠自己的专业知识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且是通过自己良好的修养,对人的尊重,也可以说是靠自己懂礼仪、讲礼仪打动了用人单位,可见礼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么重要。

图像说明文字 知识链接

一、礼仪的性质

礼仪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人文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礼仪主要以礼仪活动、礼仪规范、礼仪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总的来说,礼仪是一门人文应用科学。具体而言,礼仪的学科定性是:首先,它是一门应用性科学。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上就是有关交际艺术的科学。

其次,它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与纯粹的理论演绎、概念探讨、逻辑抽象显然不同,礼仪来源于实践,并且直接服务于实践。它拒绝夸夸其谈,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再次,它是一门普及性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参加交际活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交际活动取得成功,而礼仪正是一门可将交际活动导向成功的科学。由此可见,礼仪应当是一门人人必修的普及性学科。而随着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它也必将进一步得到普及。

最后,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礼仪虽然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交际行为规范的科学,这也正是它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广泛吸收了其他许多学科的成果,用以充实、完善自身。礼仪和许多门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说礼仪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礼仪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民俗学、传播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联系最为密切。

1.礼仪与民俗学

民俗学所研究的是流传于民间的文化民俗事象。礼仪与民俗的关系是:“礼出于俗,俗化为礼。”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正因为如此,礼仪有时又被称为礼俗。研究民俗学,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礼仪。学习礼仪,又将使人能够深入地理解民俗。

2.礼仪与传播学

传播学所研究的是信息传播的规律,运用传播学的观点来看待交际活动,它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传播。礼仪与传播学的关系是:礼仪活动通常与传播有关。传播学则是礼仪规范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交际即信息传播,传播制约着交际,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3.礼仪与美学

美学所研究的是美的一般规律,社会美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社会美又往往表现于人的交际活动之中。礼仪与美学的关系是:“有礼则雅”,符合礼仪的做法必然是美的,而美又是衡量礼仪是否完善的一个尺度。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实际上是交际活动的一种形式美。

4.礼仪与伦理学

伦理学所研究的是道德问题,它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礼仪则是对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它反映着社会的道德关系,体现着社会的道德标准。礼仪与伦理学的关系是:伦理学是礼仪的基础,而礼仪是对伦理学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人际交往中,讲道德就必须讲礼仪,而讲礼仪又反过来有助于讲道德。

5.礼仪与心理学

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礼仪与心理学的关系是:心理学是礼仪活动的基础。人是交际的主角,只有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尊重人,才能更好地运用礼仪。洞察人心,尊重人格,是两者共同的主旨。

6.礼仪与社会学

社会学所研究的是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礼仪与社会学的关系是:交际活动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而研究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的社会学所提供的一系列成果,则又必须有助于礼仪所关注的交际活动的成功。

7.礼仪与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研究的是组织所面对的公众关系。礼仪与公共关系学的关系是:公共关系是交际活动中的每一位成功者所必须妥善处理的,而礼仪则又是处理公共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礼仪与公共关系往往密不可分。

二、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

1.学习礼仪可以提高个人参与竞争的能力

社会发展到现在,已进入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在这个竞争时代,人们都要改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掌握竞争手段,提高竞争能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学习系统的礼仪只是便于掌握竞争手段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是以交际为基础的,而个体社会化的完成是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实现的。在人的整个社会化过程中,如果忽略了礼仪知识的学习,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认为人际关系是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认为,事业的成功85%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此话不无道理。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能力,其次是机遇,最后就是人际关系了。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是指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个人的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里,交际能力强意味着获取信息的本领大。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谁就能在事业上成功。因此,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学会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获取更多的信息,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学习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和应变能力,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这也就是说,通过一个人对礼仪的运用程度,可以观察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由此可见,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

3.学习礼仪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企业形象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其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无疑将有助于人们更好、更规范地展示个人良好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而在公务交往和商务交往中,个人形象往往代表着单位形象和企业形象;而在跨地区、跨国界交往中,个人形象则代表着本地区、本国的形象。因此,良好的个人形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国家形象的前提。

4.学习礼仪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它的学习与培养,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延续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一个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民族,必定是一个讲礼仪、懂礼貌的民族。换句话说,是否讲礼仪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将礼仪列为立国精神要素之本。而在日常交往中,诚如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言:“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就都会被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荀子也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反过来说,遵守礼仪,应用礼仪,将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精神品位,从而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W020070409313806254170

思考与讨论

1.与礼仪相关、相近的学科都有哪些?礼仪能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举例说明哪些礼仪是由风俗习惯演化而来的?

实 训 题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礼仪有什么重要作用?

案例分析一

一顿饭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过年前夕,梅梅的父母来北京陪她过年,梅梅的男友火速预定了熟悉的餐厅,并在饭局上努力表现。可回到家,梅梅的父母发话了:你这个男朋友在我们眼里不过关!第一,他订餐厅时并没有征求过梅梅的意见,没有问过二老的饮食口味;第二,赶上节前宴请高峰上菜慢,他反复催促服务员,态度很不友善,动辄要投诉;第三,席间他手机响了,他可以向对方表明自己有事,稍后联系,如果是急事也可以说声抱歉离席处理,但他却边吃边接了长达十几分钟的电话,梅梅的父母只能坐在他对面尴尬地吃着。

听完父母的意见,梅梅也有些犹豫了。

饭桌见人品,很多细节早已暴露了你的真相。无论在商务饭局还是私人饭局上,怎么对待服务员,反映的不仅是礼貌和教养,还有情商。

问题:

通过上面的例子分析为什么修养体现于细节。

案例分析二

最令人反感的话

刺耳的话

朋友们一起聚餐,一人出钱买单,其他人觉得不好意思,你却说:“不要紧,他有的是钱。”

听了这种话,也许买单者嘴上没说,脸上也没表露不高兴,但心里早就火冒三丈了:我对你的好是出于情分,我有钱,我力气大,难道就该为你服务吗?

嘲笑的话

下班拼车回家,司机不熟悉路线,十几分钟的路程走了一个小时,你笑他说:“还老司机呢,怎么连路都不认识?”男人经常做家务,对妻子也是百依百顺,你却嘲笑他:“混成这样,还算是个男人吗?”

这样的话虽然不伤人,但让人听了也会很反感:谁规定男人在家不能做家务,老司机也有没走过的路啊!别人已是不易,听到嘲讽的话想必会更加心塞吧。

负能量的话

别人坚持锻炼减肥,你却告诉他长得丑再减也没用;大家一起逛街,你一会儿说交通状况稀烂,一会儿说空气质量太差;别人熬夜加班辛苦工作,你却说:“认真你就输了,升职的人选早已内定了。”

经常对别人说些负能量的话,一味地打击抱怨,会让别人心生厌烦。

负能量的话会让人心生郁闷,悲观消极。

问题:

你从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扫一扫

http://c.wotula.com/chart.php?size=8&level=L&val=http%3A%2F%2Fwww.ptpedu.com.cn%2FPt_Edu_Res_Files%2Fdownload%2Ferweima%2F12345%2F01%2F01xi10.htm

扫一扫进行更多练习

目录

推荐用户

同系列书

  • 商务礼仪(第2版)

    赵敏 王辉

    本书阐释了现代礼仪的概念、原则和特征,对商务交往中商务人员的仪容仪表、服饰化妆、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礼貌、礼节...

    ¥39.80
  • 统计理论与实务(第2版)

    王丽伟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统计理论(包括第一章到第六章),另一部分为统计务实(第七章),即企业统计的核心内容。...

    ¥34.00
  • 财经应用文写作

    陈承欢 薛宪琳 杨萍 高俊霞

    全书贴近财经商贸岗位实际需要,精选了41种典型的财经应用文,将这些应用文划分为7种类型,合理设置了7个相对独立...

    ¥39.80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教师服务
教师服务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