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师精品系列教材

数字素养与技能导论(慕课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名师主编,面向高等院校各专业的“数字素养”通识课配套教材
分享 推荐 3 收藏 13 阅读 1.3K
黄如花 (主编) 李白杨 , 黄雨婷 (副主编) 978-7-115-66309-2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方菲(人邮社)

1.名校名师;作者团队拥有丰富的数字素养教学研究经验
主编黄如花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信息管理学院二级教授。主编带领的作者团队拥有丰富的数字素养教学与研究经验。
2.契合多部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指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教材契合网信办、教育部、工信部等部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指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提升数字化时代读者的数字素养。
3.配套资源丰富
配有PPT课件、拓展阅读材料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49.80 ¥42.33 (8.5 折)
教学资源仅供教师教学使用,转载或另作他用版权方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内容摘要

本书为数字素养领域的通识课教材,系多位长期从事数字素养教学与研究的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分为概念篇、方法篇、工具篇、应用篇、安全与伦理篇5个部分,共12章,系统阐述了数字素养的基础元素、概念、对公民的要求;介绍了数字信息资源获取、选择与评价的方法与技术;推荐了功能强大、特色显著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信息资源获取、加工与处理工具;挖掘了数字素养在衣、食、住、行、乐、购、学等常见数字生活与学习场景中的应用;总结了在线隐私泄露、电信诈骗、数字成瘾和网络暴力等数字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法律法规与道德伦理对数字行为提出的规范与约束。
本书在每章的章前均设置了名人名言、学习目标与导读,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各章的核心内容;章后提供了适量习题与阅读推荐书目,以便读者巩固所学、延伸思考。全书尽力避免堆砌专业术语,而是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片与案例,以及引人深思的拓展阅读,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字素养的基础知识。本书用二维码链接与本书密切相关的PPT课件和相关文件等,以方便教师备课、学生拓展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识课教材,供各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以作为数字素养与技能领域教学培训与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还可用于对数字素养感兴趣的广大用书群体拓展阅读。

本书特色介绍

目录

第一篇 概念篇
第1章  数字素养的基础元素 \\ 2
本章学习目标 \\ 2
导读 \\ 3
1.1 数据 \\ 3
1.2 大数据 \\ 4
1.3 信息 \\ 6
1.4 知识 \\ 7
1.5 智慧 \\ 8
1.6 智能 \\ 8
1.7 人工智能 \\ 9
1.8 DIKW金字塔 \\ 10
本章练习 \\ 10
阅读书目推荐 \\ 11

第2章  数字素养“概念家族” \\ 12
本章学习目标 \\ 12
导读 \\ 13
2.1 穿越时空的素养 \\ 13
2.1.1  计算机时代的计算机素养 \\ 13
2.1.2  网络时代的网络素养 \\ 14
2.1.3  远程通信时代的信息通信技术素养 \\ 15
2.1.4  读图时代的视觉素养 \\ 16
2.1.5  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 16
2.1.6  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 \\ 17
2.1.7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素养 \\ 18
2.1.8  数字时代的数字素养 \\ 19
2.1.9  算法时代的算法素养 \\ 20
2.1.10  智能时代的AI素养 \\ 20
2.1.11  与时俱进的媒介与信息素养 \\ 21
2.2 数字素养的“兄弟姐妹” \\ 22
2.2.1  数字能力 \\ 22
2.2.2  数字胜任力 \\ 23
2.2.3  数字技能 \\ 23
2.2.4  数字智商 \\ 24
2.2.5  数字素养与技能 \\ 24
本章练习 \\ 24
阅读书目推荐 \\ 25

第3章  数字素养对公民的要求 \\ 26
本章学习目标 \\ 26
导读 \\ 27
3.1  立足中国,争做数字公民 \\ 27
3.1.1  中央网信办的纲领性要求 \\ 27
3.1.2  科普研究的最新成果 \\ 28
3.1.3  评估实践的量化标准 \\ 29
3.2  关注国际,谋求竞争优势 \\ 30
3.2.1  欧盟《公民数字胜任力框架》 \\ 30
3.2.2  美国“北极星数字素养评估” \\ 31
3.2.3  英国《基本数字技能国家标准》 \\ 31
3.3  放眼全球,对齐世界标准 \\ 32
3.3.1  集大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 \\ 32
3.3.2  首个数字素养全球标准 \\ 34
3.3.3  应用广泛的国际水平认证 \\ 37
本章练习 \\ 38
阅读书目推荐 \\ 39

第二篇 方法篇
第4章  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 41
本章学习目标 \\ 41
导读 \\ 42
4.1  灵活圈定检索范围 \\ 42
4.2  精准直击理想结果 \\ 43
4.3  一网打尽相关内容 \\ 44
4.4  聚焦一个主题 \\ 44
4.5  锁定一个题名 \\ 44
4.6  限定一种格式 \\ 45
4.7  框定一段时间 \\ 45
4.8  锚定一个语种 \\ 46
本章练习 \\ 47
阅读书目推荐 \\ 47

第5章  跨媒介信息检索 \\ 48
本章学习目标 \\ 48
导读 \\ 49
5.1  寻图 \\ 49
5.1.1  巧搜相似图 \\ 49
5.1.2  遍寻高质图 \\ 51
5.1.3  深挖特色图 \\ 53
5.1.4  巧解图中意 \\ 55
5.2  识曲 \\ 55
5.2.1  听音秒识曲 \\ 55
5.2.2  畅享好音乐 \\ 56
5.2.3  “小众”音频全网罗 \\ 57
5.2.4  特殊音效轻松寻 \\ 58
5.3  找视频 \\ 59
5.3.1  不知片名也可搜 \\ 59
5.3.2  电影大片一站搜 \\ 60
5.3.3  珍贵影像尽在手 \\ 61
本章练习 \\ 62
阅读书目推荐 \\ 62

第6章  信息的选择与评价 \\ 63
本章学习目标 \\ 63
导读 \\ 64
6.1  权威认证更可靠 \\ 64
6.1.1  信赖官方来源 \\ 64
6.1.2  核查作者声望 \\ 65
6.2  浩瀚网络“贝海拾珠” \\ 65
6.2.1  兼听他人反馈 \\ 65
6.2.2  咨询专家意见 \\ 66
6.2.3  参考客观数据 \\ 67
6.3  不要被偏见“带歪” \\ 67
6.4  川流信息化为“知识宫殿” \\ 68
6.5  信息也有“最佳赏味期” \\ 69
6.6  用特色信息彰显你的个性 \\ 70
6.7  有图未必就有真相 \\ 70
本章练习 \\ 73
阅读书目推荐 \\ 73

第三篇 工具篇
第7章  信息获取的通用
      工具 \\ 75
本章学习目标 \\ 75
导读 \\ 76
7.1  搜索引擎 \\ 76
7.1.1  什么都能搜的“综合性搜索引擎” \\ 77
7.1.2  按图索骥的“目录式搜索引擎” \\ 82
7.1.3  专注特定领域的“垂直搜索引擎” \\ 83
7.1.4  一键遍览各平台的“元搜索引擎” \\ 84
7.2  社交媒体 \\ 86
7.2.1  亲朋好友联络站 \\ 87
7.2.2  与领域专家面对面 \\ 89
7.2.3  以“图”会友 \\ 92
7.2.4  (短)视频社交新潮流 \\ 94
7.3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 96
7.3.1  具有代表性的大语言模型 \\ 99
7.3.2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 \\ 101
7.3.3  人工智能图像工具 \\ 104
7.3.4  人工智能语音工具 \\ 108
7.3.5  人工智能翻译工具 \\ 110
7.3.6  人工智能编程工具 \\ 112
本章练习 \\ 114
阅读书目推荐 \\ 114

第8章  数字加工和处理工具 \\ 115
本章学习目标 \\ 115
导读 \\ 116
8.1  常用办公软件 \\ 116
8.1.1  个人办公软件 \\ 116
8.1.2  协作办公软件 \\ 118
8.2  多媒体编辑工具 \\ 120
8.2.1  图像美化工具 \\ 120
8.2.2  音频制作工具 \\ 120
8.2.3  视频剪辑工具 \\ 121
8.3  数据分析工具 \\ 121
8.3.1  计量与可视化工具 \\ 121
8.3.2  统计分析工具 \\ 125
本章练习 \\ 128
阅读书目推荐 \\ 129

第四篇 应用篇
第9章  畅享数字美好生活 \\ 131
本章学习目标 \\ 131
导读 \\ 132
9.1  勤俭节约的技巧 \\ 132
9.1.1  一个便宜三个爱 \\ 132
9.1.2  货比三家不吃亏 \\ 133
9.1.3 数字消费权益多 \\ 133
9.2  时尚大师为你支招 \\ 135
9.2.1  立于时尚的“浪尖” \\ 135
9.2.2  提升自己的“衣品” \\ 136
9.2.3  选择合适的颜色 \\ 136
9.3  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 137
9.3.1  均衡营养好体格 \\ 137
9.3.2  安全用药恢复快 \\ 138
9.3.3  智慧医疗效率高 \\ 138
9.4  畅行万里路 \\ 139
9.4.1  旅游规划也省心 \\ 139
9.4.2  不会开车如何“丝滑”畅游 \\ 140
9.4.3  开车出游不麻烦 \\ 140
9.5  享受智能家居生活 \\ 141
9.5.1  用语音“指挥”家居 \\ 141
9.5.2  躺着把家务活干了 \\ 142
9.5.3  360度的安全防护 \\ 142
本章练习 \\ 143
阅读书目推荐 \\ 143

第10章 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 144
本章学习目标 \\ 144
导读 \\ 145
10.1  免费读万卷书的好地方——图书馆 \\ 145
10.1.1  到附近的图书馆阅览 \\ 146
10.1.2  网上借阅 \\ 146
10.1.3  图书馆更多的服务等你体验 \\ 146
10.1.4  你选书、图书馆买单 \\ 147
10.1.5  搜索全球图书馆的目录——WorldCat \\ 147
10.2  搜索免费电子书 \\ 147
10.2.1  利用综合性搜索引擎的网页检索功能 \\ 147
10.2.2  利用综合性搜索引擎的图书搜索功能 \\ 148
10.2.3  利用专门的图书搜索引擎 \\ 148
10.2.4  使用专用的网盘搜索引擎 \\ 148
10.2.5  读书App \\ 148
10.3  解放你的眼睛——听书 \\ 149
10.3.1  利用综合性搜索引擎的网页检索功能 \\ 149
10.3.2  利用有声书搜索引擎 \\ 149
10.3.3  有声书App \\ 149
10.3.4  有声书分享网站 \\ 150
10.3.5  有声图书馆 \\ 150
10.3.6  利用文字转音频的工具 \\ 150
10.4  免费学习全国名师课程 \\ 150
10.4.1  五大“国字号”学习平台 \\ 151
10.4.2  知名大学“压箱底”的好课 \\ 152
10.4.3  趣味好课,藏在意想不到的平台 \\ 153
10.5  免费学习全球“大咖”课程 \\ 154
10.5.1  慕课的“三驾马车” \\ 154
10.5.2  足不出户享受全球顶尖大学资源 \\ 155
10.5.3  在线获取博士学位 \\ 156
10.6  自学英语也轻松 \\ 156
10.6.1  品味英语美文 \\ 156
10.6.2  找英语母语者练口语 \\ 157
10.6.3  英语大考轻松备战 \\ 157
本章练习 \\ 158
阅读书目推荐 \\ 158

第五篇 安全与伦理篇
第11章 应对数字安全新挑战 \\ 160
本章学习目标 \\ 160
导读 \\ 161
11.1  逃离屏幕背后的窥探 \\ 161
11.1.1  隐私,数字时代的“奢侈品” \\ 161
11.1.2  隐私泄露后的“裸奔” \\ 162
11.1.3  构筑个人隐私的“长城” \\ 162
11.2  谨防电信诈骗 \\ 163
11.2.1  电信诈骗的多重面具 \\ 163
11.2.2  破解电诈刻不容缓 \\ 164
11.2.3  练就信息甄别的火眼金睛 \\ 164
11.3  逃脱“数字成瘾” \\ 165
11.3.1 “网瘾”究竟是不是病 \\ 166
11.3.2  过度上网危害大 \\ 166
11.3.3  平衡“数字-现实”跷跷板 \\ 166
11.4  当心网络暴力 \\ 167
11.4.1  互联网“隐秘的角落” \\ 167
11.4.2  虚拟的现象,真实的后果 \\ 167
11.4.3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 168
本章练习 \\ 168
阅读书目推荐 \\ 169

第12章  守望数字道德与伦理 \\ 170
本章学习目标 \\ 170
导读 \\ 171
12.1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 171
12.1.1  网上的作品是“免费午餐”吗 \\ 171
12.1.2  网络造谣有何后果 \\ 173
12.1.3  不小心传谣不用负责吗 \\ 173
12.2  网络社交时代的那些礼仪 \\ 173
12.2.1  网络发言有温度 \\ 174
12.2.2  数字行为有风度 \\ 174
12.2.3  偶遇冲突有气度 \\ 174
12.3  冲破“信息茧房” \\ 175
12.3.1  掌握信息获取主动权 \\ 176
12.3.2  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 176
12.3.3  拒绝人云亦云 \\ 176
12.4  跨越“数字鸿沟” \\ 176
12.4.1  接入、技能与效果的多重差距 \\ 176
12.4.2  数字富有者和数字贫困者 \\ 177
12.4.3  连接、飞跃、融合 \\ 178
本章练习 \\ 179
阅读书目推荐 \\ 179
附录 \\ 180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作者介绍

主编:黄如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楚天名师,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副馆长。兼任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信息素养教育专业组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各1项。 从事数字素养、信息素养教学与研究30余年。成果“公众信息素养教育:全球进展及我国的对策”“数据素养教育: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分别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主编的《信息检索》先后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发表数字素养相关的论文30余篇,其中,SSCI检索1篇、人民网3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篇。全程独立主讲的“信息检索”慕课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国家一流本科线上线下融合课程;在学习强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哔哩哔哩等平台吸引各行业30余万学员注册学习。

推荐用户

同系列书

购买本书用户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