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版 双色版 第4版)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配套心理健康活动手册
分享 推荐 0 收藏 3 阅读 469
方晓义 , 夏翠翠 (主编) 宗敏 , 涂翠平 (副主编) 978-7-115-67314-5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人邮-张蒙

1.更新理论知识,结合时代特点,介绍婚姻、AI时代学习等助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专门配备了学生使用的活动手册,帮助学生进行自助训练,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推动知识向行动的转化,促进学生知、情、行的和谐一致。
¥52.00 ¥44.20 (8.5 折)
立即购买 申请样书 在线试读
教学资源仅供教师教学使用,转载或另作他用版权方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特别说明

【经典改版】本书由北师大教师领衔修订新版,融合当下时代特点,增强互动,新增配套手册。
【资源丰富】本次改版新增配套手册,同时配有慕课、微课、PPT、教案、教学大纲等立体化资源,支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更好地了解自己而编写的。大学生可从本书中学习心理自助与互助的方法,从而打造自身的“软实力”——心理素质,扩展生命的广度,提高生命质量。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塑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学习心理、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活设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健康恋爱及性心理的培养、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心理咨询、大学生常见精神障碍及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 本书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通识教材,也可作为高校相关教职人员了解大学生心理的参考书,还可作为青年人健康成长的指导手册及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自学用书。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个人的软实力——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第一节 健康从“健心”开始——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2
一 健康不仅仅指强健的体魄:心理健康的概念 2
二 他人、环境与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
三 大脑: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5
第二节 大学生活从“心”开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7
一 矛盾和统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7
二 成长的烦恼: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7
三 大学生活何去何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9
第三节 遗传还是环境——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0
一 身心一体: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物因素 10
二 个人易感性: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 11
三 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及环境: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12

第二章 他人眼中我为谁——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塑造
第一节 我是谁——自我意识概述 18
一 “我”的万花筒:自我意识及其内涵 18
二 自我的认知、体验、调控:自我意识的结构 20
三 破茧成蝶: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1
第二节 做最好的自己——大学生的自我探索与完善 22
一 “我”的多面体:全面认识自我 22
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积极悦纳自我 27
三 自我与制我:有效控制自我 29
第三节 哈哈镜中的“我”——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及其调适 31
一 我什么都做不好:自卑及其调适 31
二 夜郎自大:自负及其调适 32
三 水仙花:自我中心及其调适 33
四 我还不够好:过度追求完美及其调适 34

第三章 解读人格密码——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面具与真我——人格概述 37
一 我是谁与谁像我:人格的定义 37
二 稳定与变化:人格的特征 38
三 我有很多面: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 40
第二节 测量与探索——人格测试 41
一 准不准与信不信:人格测试面面观 42
二 “I”人和“E”人的对话:MBTI测试 42
三 人格的海洋:大五人格量表 44
第三节 接纳与完善——人格的发展 46
一 应对危机:人格问题与健康 47
二 发挥优势:人格优势与成长 48
三 自我和谐:人格完善与发展 50

第四章 学海方舟——大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有意义——学习概述 53
一 吸水的海绵:学习的概念 53
二 努力学习为哪般:学习意义的思考 54
三 盒饭与自助餐:大学学习的特点 56
四 营养搭配攻略:大学学习导航 57
第二节 学习有动力——探索学习的动机 59
一 左手书包右手鼠标:动机与需要 59
二 变乐为志:发现学习的兴趣 61
三 改变学习心态:培养成长型心理 63
第三节 学习无障碍——应对问题善用策略 65
一 No.1 or nothing:学习的困惑与应对 66
二 To do or not to do:与拖延症做朋友 67
三 巧用规律巧办事:有效的学习策略 70

第五章 梦想照进现实——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活设计
第一节 描绘人生——生涯规划概述 74
一 职业与事业:生涯、生涯规划及生涯愿景 74
二 阶段发展:大学生生涯发展任务 75
三 规划宝典: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77
第二节 做自己的“教育部长”——校园生活探索与设计 78
一 发现自己:职业自我探索 78
二 发展自己:提升生涯适应力 80
三 提升自己:目标和时间管理 81
第三节 做自己的“生涯规划师”——职业生涯探索与设计 84
一 职场告诉你:探索职业 84
二 职场能力大比拼:塑造核心能力群 86
三 开展探索实践:把握成长机会 88

第六章 我不是孤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心与心的距离——人际关系概述 92
一 我与他人的联系:人际关系概述 92
二 层层递进: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94
三 心理需要的满足:人际关系的主要功能 95
第二节 拉近关系的奥秘——解读人际密码 96
一 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万有引力 97
二 人际信任:开放的冒险之旅 98
第三节 孤岛突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促进 101
一 秘密武器: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102
二 心理边界:大学生人际困扰与调适 107

第七章 爱情密码——大学生健康恋爱及性心理的培养
第一节 爱情解码——恋爱心理概述 112
一 什么是爱情:爱的本质 112
二 建立关系不容易:大学生恋爱的发展过程 114
三 滋养的关系:良好亲密关系的要素 116
四 爱情与婚姻:从心动到承诺 117
第二节 爱情的花开花落——恋爱的困扰与应对 120
一 如何开始爱:恋爱开始前的自我探索 120
二 如何经营爱:爱的5种语言 123
三 如何结束恋爱:友好和平地分手 126
四 如何从失恋的阴霾中走出来:学习面对失恋 126
五 如何拒绝爱:充满善意地拒绝 127
第三节 夏娃的诱惑——大学生性心理概述及问题调适 128
一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性心理和性心理健康 128
二 独自承受: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扰 129
三 生理需要与精神需要:当爱遇上性时 130
四 楼道里的怪人:大学生常见性心理障碍及应对 131

第八章 发现情绪的力量——大学生情绪管理
第一节 读懂你的心——情绪概述 134
一 心情晴雨表:情绪的概念 134
二 心情色彩:情绪的种类 137
三 情商养成:情绪管理能力 138
第二节 幸福的追寻——积极情绪及培养 139
一 观念转变:从消极到积极 140
二 与幸福有关:积极情绪的发现 140
三 情绪的巅峰:何为心流 141
四 向幸福出发:积极情绪的培养 142
第三节 做情绪的主人——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管理 143
一 识别情绪:大学生常见的消极情绪 144
二 探索情绪:影响情绪的内在冰山模型 146
三 管理情绪:消极情绪的自我调适 148

第九章 逆境突围——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第一节 不能承受之重——压力概述 152
一 身体和心理信号:压力的定义及生理和心理反应 152
二 外在与内在:压力源概述 154
三 有益与有害:关于压力的认知 155
第二节 生命的低谷——挫折概述 157
一 问题面面观:何为挫折 158
二 自我、关系和环境:挫折的来源 158
三 深度解读:挫折的防御机制 160
第三节 逆境中前行——积极应对压力与挫折 162
一 压力管理:与压力做朋友 163
二 挫折应对:在意义中重建 165

第十章 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第一节 生命的礼赞——生命及其意义 170
一 花开花落:生命及其过程 170
二 我要到哪里去:生命的意义及其来源 171
三 体验生命:发现生命意义的途径 172
第二节 危险和机遇——心理危机概述 173
一 什么是心理危机 174
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174
三 心理危机如何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机制 175
第三节 转危为机——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 176
一 预防从健心做起:大学生自杀的预防 176
二 求助与自助:当自己遭遇自杀心理危机时 177
三 助人与转介:当身边的人遭遇自杀心理危机时 178

第十一章 走近异常心理——大学生常见精神障碍及应对
第一节 精神障碍不可怕——精神障碍概述 184
一 是我太脆弱了吗:精神障碍的界定 184
二 多管齐下:精神障碍的治疗 185
三 为自己和谐的生存环境做建设:反精神障碍歧视 186
第二节 精神感冒来袭——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 187
一 怎么都开心不起来:抑郁障碍 187
二 总是紧张不安:焦虑障碍 188
三 又是一个不眠夜:失眠障碍 189
四 在高峰与低谷之间寻找自我:双相障碍 190
第三节 多管齐下——大学生精神障碍的应对措施 191
一 早发现早治疗:自己有精神障碍怎么办 191
二 温暖和支持:身边的人有精神障碍怎么办 193
三 是否要告诉父母:和父母沟通的建议 194
四 不是吃药这么简单:精神障碍复发的预防与应对 196

第十二章 心灵加油站——心理咨询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不是“变魔术”——心理咨询概述 198
一 有技术含量的“聊天”:心理咨询概述 198
二 心理咨询能解决哪些问题: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200
三 规矩多多的“聊天”:心理咨询的设置 200
四 个体、家庭、团体:心理咨询的不同形式 202
第二节 有了心理问题怎么办——心理咨询资源的探索与运用 203
一 求助是强者的行为:心理问题的自助与求助 204
二 你身边的资源: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204
三 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大学生如何运用身边的心理咨询资源 205
第三节 做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207
一 健身就是健心:身心一体的健康理念 207
二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 208
三 给心理添加营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 212
参考文献 215

二维码数字资源目录
知识点微课
健康从“健心”开始——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2
大学生活从“心”开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7
遗传还是环境——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0
我是谁——自我意识概述 18
做最好的自己——大学生的自我探索与完善 22
哈哈镜中的“我”——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及其调适 31
面具与真我——人格概述 37
测量与探索——人格测试 41
接纳与完善——人格的发展 46
学习有意义——学习概述 53
学习有动力——探索学习的动机 59
学习无障碍——应对问题善用策略 65
描绘人生——生涯规划概述 74
做自己的“教育部长”——校园生活探索与设计 78
做自己的“生涯规划师”——职业生涯探索与设计 84
心与心的距离——人际关系概述 92
拉近关系的奥秘——解读人际密码 96
孤岛突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促进 101
爱情解码——恋爱心理概述 112
爱情的花开花落——恋爱的困扰与应对 120
夏娃的诱惑——大学生性心理概述及问题调适 128
读懂你的心——情绪概述 134
幸福的追寻——积极情绪及培养 139
做情绪的主人——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管理 143
不能承受之重——压力概述 152
生命的低谷——挫折概述 157
逆境中前行——积极应对压力与挫折 162
生命的礼赞——生命及其意义 170
危险和机遇——心理危机概述 173
转危为机——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 176
精神障碍不可怕——精神障碍概述 184
精神感冒来袭——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 187
多管齐下——大学生精神障碍的应对措施 191
心理咨询不是“变魔术”——心理咨询概述 198
有了心理问题怎么办——心理咨询资源的探索与运用 203
做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207

素质教育微课
心理健康素养 5
找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社会坐标 27
人格的基础根植于文化 39
小我融入大我 86
人际和谐 94
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117
传统文化中的挫折教育 166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 178
友善 187
健康中国行动 208

音频讲解微课
镜像神经元 6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 16
体验与分析——如何内省才能帮到你 24
气质类型 38
超过一定的年龄,人们的人格还会不会发生变化 38
AI时代,拥抱学习新形态 58
固定能力观该如何改变 64
那又如何效应 82
人际依恋理论 99
女性通过“气味”选择另一半 114
破坏婚姻关系的四大“杀手” 124
如何经营异地恋 125
心理学实验:快乐和痛苦的情绪中枢 136
焦虑情绪管理三步走 148
心理压力的10种无声信号 153
动物实验带来的启示 157
15分钟卸下压力的7种方法 164
你是谁?——胡萝卜、鸡蛋、咖啡 167
通向死亡的单行道——人类生命的特点 171
构建你的人际支持系统 177
神奇的催眠术 202
你会选择AI心理咨询师吗 206
如何挑选可靠的心理咨询师或咨询机构 206
关于睡眠你需要知道的 210

体验栏目目录
自助训练
认识自我 25
我是谁 25
探索“未知我” 27
自我设限觉察训练 27
我是独一无二的 29
我的优点 32
自我美化 32
小小访谈员——学会倾听 34
我的家庭与我 39
五大优势探索 49
检索学习练习 70
我的人际优势清单 98
共情能力训练 103
空椅子 105
冲突这件小事 106
给予恋人肯定的言辞 123
给予恋人精心的时刻 124
送给恋人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 124
给予恋人身体的接触 125
“谢谢你的爱”——善意地拒绝他人 127
给情绪降温 146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 150
正念呼吸法 164
逆商提升行动 168
睡眠日记 190
制订身体保健行动计划 210
正念吃葡萄干练习 213
冥想放松练习:遇见静谧、翠绿的竹林 213

心理自测
自我效能感测量表 30
自尊量表 31
消极完美主义量表 35
大五人格 44
生涯适应力测试 80
积极共情能力量表 103
积极和消极情绪量表 137
情绪智力量表 139
心理幸福感测试 143
情绪调节量表 148
压力知觉量表 153
心理弹性量表 167
中国生命意义源问卷 172
生命意义感量表 172
抑郁自评量表 188
焦虑自评量表 189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 189
心境障碍问卷 191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作者介绍

方晓义
博士,2009 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高中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部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婚姻家庭研究与治疗、青少年成瘾行为和学生心理健康。
主持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80 余项。入选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教育部
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 项,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北京市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 项。
夏翠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2006 年至今一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