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通识导论(慕课版)

面向广大大一学生的人工智能入门通识产品
分享 推荐 0 收藏 4 阅读 209
叶志伟 (主编) 978-7-115-67247-6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人邮教育-赵广宇

⭕ 定位通识,体系搭建
本书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赋能教学的优势,以“通识”为核心定位,从概念到产业、从算法到场景、从工具到伦理,构建起全方位的人工智能通识知识体系。

⭕实践驱动,四位一体
本书以 13 个课堂实践为核心,整合了 8 个人工智能课程实验、4 个人工智能项目实践、2 份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以及 2 份人工智能学科竞赛概要,以“课程实验 - 项目实践 - 课程设计 - 学科竞赛”构建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

⭕资源整合,赋能教学
本书提供 PPT 课件、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考试练习题、课后习题答案、微课视频、慕课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书教师如有需要,可登录人邮教育社区(www.ryjiaoyu.com)免费下载。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及关键要点,全书共 7 章,包括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如何工作、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AIGC 工具的应用、人工智能的伦理与安全、人工智能实践项目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强调“理论+实践”的学习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知识体系全面且严谨。除最后一章,本书其他章内容均按照“课前预习+知识讲解+课堂实践+知识导图+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思考与练习”的结构展开介绍,使读者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都能更好地进行学习。本书还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进一步丰富读者的学习途径,使读者能够掌握多样且全面的人工智能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有志于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的读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人工智能是什么
课前预习
1.1  认识人工智能 3
1.1.1  人工智能的概念与特征 3
1.1.2  人工智能的学派 4
1.1.3  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 6
1.2  人工智能的发展 8
1.2.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8
1.2.2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11
1.2.3  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 13
1.3  人工智能的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14
1.3.1  人工智能的产业链 14
1.3.2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 21
1.4  人工智能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22
1.4.1  专业能力 22
1.4.2  学习能力 23
1.4.3  社交能力 23
1.4.4  其他能力 24
1.5  课堂实践 24
1.5.1  体验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 24
1.5.2  制订人工智能人才能力提升计划 25
知识导图 26
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培养数据敏感度 27
思考与练习 27

第2章  人工智能如何工作
课前预习 30
2.1  人工智能的工作流程与三大要素 31
2.1.1  人工智能的工作流程 31
2.1.2  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 33
2.2  人工智能的核心——机器学习 40
2.2.1  机器学习的概念 40
2.2.2  机器学习的分类 41
2.2.3  机器学习的常见算法 46
2.3  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 50
2.3.1  认识人工神经网络 50
2.3.2  深度学习的概念 53
2.3.3  深度学习的常见算法 54
2.4  课堂实践 58
2.4.1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设计垃圾邮件过滤器 58
2.4.2  体验照片着色的深度学习算法应用 59
知识导图 61
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培养算法思维 61
思考与练习 62

第3章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课前预习
3.1  典型研究领域 65
3.1.1 知识图谱 65
3.1.2  专家系统 70
3.1.3  自然语言处理 74
3.1.4  计算机视觉 79
3.1.5  智能语音 82
3.2  前沿研究领域 84
3.2.1  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融合 84
3.2.2  智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机器人 86
3.2.3  元宇宙与数字人 88
3.2.4  人工智能驱动科学 90
3.3  课堂实践 93
3.3.1  设计并完成“动物专家”互动游戏 93
3.3.2  使用百度识图识别瓷器 94
知识导图 95
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培养人工智能创新思维 96
思考与练习 96

第4章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课前预习 99
4.1  智能生活 100
4.1.1  智能出行 100
4.1.2  智能家居 103
4.1.3  智能穿戴设备 106
4.2  智慧医疗 109
4.2.1  智能问诊 109
4.2.2  医学影像识别 109
4.2.3  智能药物研发 110
4.3  智能金融 111
4.3.1  智能支付 111
4.3.2  智能风控 112
4.3.3  智能投顾 114
4.4  智能教育 115
4.4.1  智能在线教育 116
4.4.2  智能虚拟助教 117
4.5  智能公共安全 119
4.5.1  智能监控 119
4.5.2  智能预警 121
4.6  智能农业与工业生产 122
4.6.1  智慧农场 122
4.6.2  农业机器人 124
4.6.3  智能生产线 126
4.6.4  工业机器人 129
4.7  课堂实践 133
4.7.1  打造未来的智能穿戴设备 133
4.7.2  探讨智能教育的利弊 134
4.7.3  设计智能农业种植大棚 135
知识导图 136
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培养协作与沟通能力 137
思考与练习 137

第5章  AIGC工具的应用
课前预习 140
5.1  认识AIGC 141
5.1.1  AIGC概述 141
5.1.2  AIGC的发展历程 141
5.1.3  AIGC的应用领域 142
5.1.4  AIGC工具的基本用法 142
5.2  文本、图片与音视频生成工具 146
5.2.1  文心一言 146
5.2.2  讯飞星火 150
5.2.3  通义万相 153
5.2.4  讯飞智作 156
5.2.5  即梦AI 158
5.3  高效办公工具 161
5.3.1  辅助代码编写 161
5.3.2  智能数据分析 163
5.4  DeepSeek及其与其他工具的组合应用 163
5.4.1  DeepSeek的基本用法 163
5.4.2  DeepSeek与Kimi生成PPT 164
5.4.3  DeepSeek与剪映生成短视频 166
5.4.4  DeepSeek与即梦AI和Tripo生成 3D模型 168
5.5  课堂实践 170
5.5.1  制作创意海报 170
5.5.2  使用DeepSeek辅助学习 173
知识导图 174
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建立批判性意识 175
思考与练习 175

第6章  人工智能的伦理与安全
课前预习 178
6.1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与应对 179
6.1.1  责任归属 179
6.1.2  社会就业 181
6.1.3  增强技术 181
6.1.4  管理失控 182
6.1.5  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82
6.2  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与应对 183
6.2.1  数据安全 183
6.2.2  算法安全 183
6.2.3  应用安全 184
6.2.4  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184
6.3  课堂实践 185
6.3.1  制定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应对方案 185
6.3.2  设计人工智能安全防御措施 185
知识导图 186
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提升法律与规范意识 187
思考与练习 187

第7章  人工智能实践项目
课前预习 189
7.1  人工智能课程实验 190
实验1  使用讯飞智能翻译平台翻译文章 190
实验2  使用秘塔AI搜索生成新闻稿摘要 190
实验3  使用可灵AI完成虚拟试衣 191
实验4  与人工智能客服聊天 191
实验5  使用DeepSeek分析数据 192
实验6  使用文心一言制订学习计划 192
实验7  使用通义万相生成创意图片 193
实验8  使用即梦AI创作视频内容 193
7.2  人工智能项目实践 194
实践1  设计小区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194
实践2  建设智能种植农场 195
实践3  设计智慧医疗康复机器人 196
实践4  打造智能生产线 197
7.3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198
课程设计1  分析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潜力 198
课程设计2  撰写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报告 199
7.4  人工智能学科竞赛 199
竞赛1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 200
竞赛2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200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作者介绍

叶志伟,教授,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湖北省现代产业学院)执行院长,绿色智能算力网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制造工业数智化技术与应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据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高校大数据教育联盟理事长,西宁市智云数字经济研究院副理事长,湖北省计算学会理事,湖北省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

曾山,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大学博士后,悉尼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任武汉轻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校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校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粮食品质信息多源感知与智能检测技术”负责人,兼任中国粮油学会信息与自动化分会副会长,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理事,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JWMIP)(SCI 源刊)副主编。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