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技术概论(微课版)

元宇宙教材,全面介绍元宇宙各方面知识,配套资源丰富,有微课视频
分享 推荐 0 收藏 5 阅读 327
周苏 (作者) 978-7-115-66922-3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刘博

(1)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本书覆盖与元宇宙技术相关的各个知识点。深入浅出的文字、丰富生动的案例以及与各行各业的密切结合,十分适合读者了解和学习元宇宙知识。
(2)条理清晰,意义深刻。本书简述了元宇宙及其意义,阐述了元宇宙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重要概念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利于读者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元宇宙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3)辅助教学,资源丰富。本书配有20讲微课教学视频、与全书配套的教学PPT、与各章结合的练习及参考答案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和掌握应用元宇宙技术。

内容摘要

元宇宙技术是一门知识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必修课。本书针对各专业,尤其是数字经济、数字媒体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与元宇宙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书共五部分15章,其中第一部分引言与概念,包括元宇宙概述、AIGC与元宇宙;第二部分关键技术与平台,包括从虚拟现实到扩展现实、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第三部分设计与创作,包括内容创作与设计原则、用户体验设计、故事叙述与叙事结构;第四部分元宇宙的应用研究,包括教育与商业元宇宙、医疗与健康元宇宙、规划与建筑元宇宙、智能制造与工业元宇宙;第五部分未来展望与挑战,包括元宇宙的发展趋势等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读性与实用性。
本书内容全面、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辅助教学资源丰富,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数字经济、数字媒体类、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适合对元宇宙技术感兴趣的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与概念
第1章 元宇宙概述 2
1.1 元宇宙的历史背景 2
1.1.1 概念起源(1990年代) 3
1.1.2 技术萌芽(2000年代) 3
1.1.3 快速发展(2010年代) 4
1.1.4 技术成熟与应用扩展(2020年代) 4
1.2 元宇宙的定义 5
1.3 元宇宙的基本原理 6
1.3.1 八大要素与五大体系 7
1.3.2 六大核心技术 8
1.4 与现行数字世界对比 9
1.5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0
1.5.1 社交互动的变化 10
1.5.2 身份与自我表达 11
1.5.3 经济模式的转变 12
【练习】 13
第2章 AIGC与元宇宙 16
2.1 从AI到GAI 16
2.1.1 大语言模型的发展 17
2.1.2 什么是GAI 17
2.2 定义AIGC 18
2.2.1 从UGC、PGC到AIGC 18
2.2.2 GAI与AIGC 19
2.2.3 AIGC的三个层次 19
2.3 AIGC多模态生成技术 20
2.4 在元宇宙中应用AIGC 22
2.4.1 提高内容创作的创新性 23
2.4.2 角色和环境设计 23
2.4.3 增强用户交互体验 24
2.4.4 教育与培训 24
2.4.5 营销、广告与新的商业机会 25
2.5 常用AIGC工具 25
【练习】 26
【研究性学习】AIGC的初步实践 28
第二部分 关键技术与平台
第3章 从虚拟现实到扩展现实 31
3.1 扩展现实技术的发展 32
3.1.1 虚拟现实技术 32
3.1.2 增强现实技术 33
3.1.3 混合现实技术 34
3.1.4 VR、AR、MR的区别 35
3.1.5 扩展现实技术 36
3.1.6 扩展现实与元宇宙 37
3.2 拟真现实技术 37
3.2.1 拟真现实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组件 38
3.2.2 拟真现实与扩展现实 38
3.2.3 拟真现实与元宇宙 39
3.3 扩展现实技术的硬件 39
3.4 扩展现实应用于元宇宙 41
【练习】 43
第4章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46
4.1 分布式处理 46
4.1.1 分布式系统 47
4.1.2 分布式文件系统 48
4.1.3 并行数据处理与分布式数据处理 48
4.1.4 分布式存储 49
4.2 分布式数据库 49
4.2.1 存储技术的变化 49
4.2.2 主要特征 50
4.3 云计算 52
4.3.1 云计算的定义 52
4.3.2 云计算服务形式 53
4.3.3 云计算助力元宇宙 55
4.4 边缘计算 55
4.4.1 边缘计算的定义 56
4.4.2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 57
4.4.3 边缘计算与元宇宙 58
4.5 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存储 59
【练习】 59
第5章 区块链技术 62
5.1 区块链技术及其发展 62
5.1.1 区块链技术的定义 62
5.1.2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63
5.1.3 区块链技术的特征 64
5.2 区块链核心技术 64
5.2.1 分布式账本 65
5.2.2 非对称加密 66
5.2.3 共识机制 66
5.2.4 智能合约 67
5.3 区块链技术推进网络安全 67
5.4 元宇宙应用区块链技术 68
5.4.1 去中心化与社区治理 68
5.4.2 加密货币与NFT 69
5.4.3 广泛应用智能合约 70
5.4.4 数字版权管理 71
5.4.5 供应链管理 71
5.4.6 教育与培训 72
【练习】 72
第6章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74
6.1 AI基础 74
6.1.1 AI的实现途径 75
6.1.2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76
6.1.3 监督与无监督学习 77
6.2 AI技术与元宇宙 78
6.3 AI技术与用户分析 80
6.3.1 个性化体验与推荐 80
6.3.2 用户行为分析 81
6.3.3 社交互动 81
6.3.4 教育与培训 81
6.3.5 游戏与娱乐 81
6.4 元宇宙中的智能体 82
6.5 大数据与元宇宙 83
【练习】 84
第7章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87
7.1 传感器及其分类 87
7.2 物联网定义与发展 88
7.2.1 概念定义 89
7.2.2 产业实践 89
7.2.3 历史溯源 90
7.2.4 基本特征 90
7.3 连接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 91
7.3.1 数据采集与传输 91
7.3.2 与智能体融合 91
7.3.3 交互与控制 92
7.3.4 游戏与娱乐 92
7.3.5 教育与培训 93
7.3.6 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94
7.4 跨界融合的应用案例 94
7.4.1 工业与智能制造 94
7.4.2 农业科技与食品生产 95
7.4.3 能源管理 95
7.4.4 智慧城市的模拟与管理 95
7.4.5 智能家居 96
7.4.6 体育、健康与医疗 96
7.4.7 环境保护 97
7.4.8 艺术与文化 97
【练习】 97
第三部分 设计与创作
第8章 内容创作与设计原则 101
8.1 3D建模与动画 101
8.1.1 动画 102
8.1.2 技术栈 102
8.2 交互设计指南 103
8.2.1 设计内容 103
8.2.2 交互设计的组成 104
8.2.3 显示的组织 105
8.2.4 无障碍和包容性设计 105
8.3 交互设计原则 106
8.3.1 确定用户的技能水平 106
8.3.2 识别任务 108
8.3.3 设计的5条原则 108
8.3.4 确保人的控制 109
8.4 元宇宙设计案例分析 110
8.5 数字资产市场与版权管理 111
8.5.1 数字资产市场 111
8.5.2 版权管理 112
【练习】 113
【研究性学习】元宇宙内容创作实践 114
第9章 用户体验设计 117
9.1 UX概述 117
9.1.1 UX的定义 118
9.1.2 UI的定义 118
9.1.3 人机界面与UI 119
9.1.4 UX的技术负债 120
9.2 UX设计要素 120
9.2.1 战略层 121
9.2.2 范围层 122
9.2.3 结构层 123
9.2.4 框架层 124
9.2.5 表现层 125
9.3 元宇宙的UX设计 126
9.3.1 元宇宙中的UX 126
9.3.2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127
9.3.3 元宇宙的UI 127
9.3.4 输入与输出技术 128
9.4 设计中的行为改变策略 128
9.4.1 作弊机制:为用户提供捷径 128
9.4.2 默认设置:简化用户决策 129
9.4.3 附带发现:自然引导用户探索功能 130
9.4.4 自动重复:提升效率与用户满意度 130
9.5 测试与迭代流程 131
9.5.1 用户测试 131
9.5.2 A/B测试 132
9.5.3 持续改进 133
9.5.4 性能优化 134
9.6 实时渲染技术 134
9.6.1 实时渲染的定义 135
9.6.2 渲染技术与优化 135
9.6.3 元宇宙与实时渲染技术 136
【练习】 137
第10章 故事叙述与叙事结构 140
10.1 故事的叙述与叙事结构概述 140
10.1.1 故事叙述 140
10.1.2 叙事结构 141
10.1.3 故事叙述与叙事结构的结合 141
10.1.4 故事叙述与叙事结构示例 141
10.2 元宇宙故事叙述 142
10.2.1 故事设定 143
10.2.2 沉浸式体验 143
10.2.3 虚拟角色设计 144
10.2.4 社区互动与合作 144
10.2.5 元宇宙故事叙述示例 144
10.3 元宇宙叙事结构 145
10.3.1 非线性叙事 145
10.3.2 多路径叙事 146
10.3.3 多视角叙事 146
10.3.4 互动式叙事 146
10.3.5 空间叙事 146
10.3.6 时间叙事 146
10.3.7 混合媒介叙事 147
10.3.8 AI辅助叙事 147
10.3.9 情感叙事 147
10.3.10 叙事游戏化 147
10.3.11 元宇宙叙事结构示例 147
10.4 用户参与式叙事 148
10.4.1 设计原则 149
10.4.2 用户角色与身份 149
10.4.3 互动机制 149
10.4.4 社交互动 149
【练习】 150
第四部分 元宇宙的应用研究
第11章 教育与商业元宇宙 153
11.1 交互式学习环境 153
11.1.1 沉浸式体验 154
11.1.2 跨学科整合 155
11.1.3 社交与实时互动 155
11.1.4 教学资源 156
11.1.5 职业技能培训 156
11.2 游戏与娱乐 157
11.2.1 沉浸式游戏体验 157
11.2.2 虚拟展览与博物馆 158
11.3 虚拟商店与品牌体验 158
11.3.1 虚拟购物的新体验 158
11.3.2 社区建设与社交互动 159
11.3.3 个性化服务 160
11.3.4 数据驱动的营销与决策 160
11.3.5 可持续发展 161
11.4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 161
11.4.1 数字孪生与模拟 162
11.4.2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162
11.4.3 人力资源与合作 162
【练习】 162
第12章 医疗与健康元宇宙 165
12.1 循证医学概述 165
12.2 元宇宙用于医疗和健康 167
12.2.1 医疗教育与培训 167
12.2.2 临床研究与精准医疗 168
12.2.3 远程医疗服务 168
12.2.4 护理与康复 168
12.3 心理治疗与放松训练 169
12.3.1 VR疗法 169
12.3.2 社交技能训练 170
12.3.3 儿童心理干预 170
12.3.4 老年人心理健康支持 170
12.4 健康监测与管理 170
12.4.1 远程健康监测 170
12.4.2 个性化健康计划 170
12.4.3 虚拟健康社区 171
12.5 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 171
12.5.1 研发与测试 171
12.5.2 虚拟临床试验 172
12.5.3 AIGC在药物发现中的作用 172
12.5.4 为流程各阶段增加价值 172
12.5.5 AI药物开发研究 172
12.6 元宇宙与手术机器人 173
12.6.1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173
12.6.2 手术机器人结合元宇宙技术 174
12.6.3 案例 174
【练习】 174
第13章 规划与建筑元宇宙 177
13.1 虚拟城市与社区 177
13.2 元宇宙与城市规划 178
13.2.1 模拟与仿真 178
13.2.2 城市治理 179
13.2.3 可持续城市发展 179
13.3 元宇宙与建筑设计 180
13.3.1 建筑设计与可视化 180
13.3.2 模拟与交互 181
13.3.3 实时协作 181
13.3.4 营销与教育 181
13.4 建筑信息模型 182
13.4.1 BIM基本特性 182
13.4.2 BIM模型的构架 184
13.4.3 BIM生态系统 184
13.5 规划与建筑元宇宙案例 184
【练习】 187
第14章 智能制造与工业元宇宙 190
14.1 数字孪生 190
14.1.1 数字孪生的动态仿真 191
14.1.2 数字孪生的价值 191
14.2 智能制造 193
14.2.1 分布式数字控制 193
14.2.2 多智能体系统 194
14.2.3 综合特征 195
14.2.4 智能技术 196
14.2.5 测控装置 196
14.2.6 运作过程 197
14.3 工业元宇宙 198
14.3.1 工业元宇宙概述 198
14.3.2 产品设计与模拟 199
14.3.3 工厂模拟与优化 199
14.3.4 工业元宇宙的应用 200
14.4 案例:AR玻璃改变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200
【练习】 202
第五部分 未来展望与挑战
第15章 元宇宙的发展趋势 206
15.1 元宇宙的哲学问题 206
15.2 法律与职业伦理 207
15.2.1 元宇宙的安全性 207
15.2.2 一般法律问题 208
15.2.3 职业伦理问题 208
15.3 元宇宙与AGI 209
15.3.1 AGI的涌现 209
15.3.2 AGI关键特性 210
15.3.3 元宇宙与AGI相互依赖 211
15.4 挑战与解决方案 212
15.4.1 技术进步预测 212
15.4.2 面临的挑战 213
15.4.3 法律法规 214
15.4.4 文化差异与全球化 215
【练习】 216
附录 课程教学进度表 218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作者介绍

周苏,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现)河海大学自动化系计算机专业。1986年调入杭州大学计算机系任教,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由浙江大学转入浙大城市学院任教,2005年晋升教授。2005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高级访问学者。 在杭州大学、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商学院等多所院校担任专任教师,在嘉兴技师学院等多所院校兼职任教,教学经验丰富。 长期从事创新方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主讲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技术创新方法、管理创新方法、项目管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计算机导论、大数据导论、大数据可视化、人工智能导论、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供应链物流管理、多媒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人机交互技术、艺术设计概论、数字媒体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信息资源管理、科技应用文写作等数十余门课程,对应用型高等院校教育有深刻理解,是多项精品课程建设等教改项目的主持人。 1988年出版第一本教材《FoxBASE+及其程序设计技巧》。至今(2022年8月)已经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出版各课程大学教材计算机系列、大数据系列、人工智能系列、(技术、管理)创新教育系列等超140余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经验。 主编的《数字艺术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项目管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获浙江省“十二五”优秀教材;主编的《大数据导论》获清华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计算机教育》杂志“首届百期十佳作者”;2021年被机械工业出版社授予“优秀作者”称号,2022年5月被中国铁道出版社授予“优秀作者”称号。主持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成功入选“2016年度杭州市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购买本书用户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