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马小霞
目 录 第 1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 第 1单元 二极管及其应用 2 第 1节 二极管 2 一、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 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4 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5 第 2节 二极管的基本应用 5 一、整流电路 5 二、电容滤波电路 7 三、检波电路 10 四、限幅电路 10 第3节 特殊二极管 11 一、稳压二极管 11 二、变容二极管 13 三、发光二极管 13 四、光电二极管 14 五、激光二极管 14 实训 二极管的基本应用 15 单元小结 16 思考与练习 16 第 2单元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19 第 1节 三极管 19 一、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20 二、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 21 三、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22 四、特殊三极管简介 24 五、三极管的简易测试 25 第 2节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27 一、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28 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 29 *第3节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9 一、用估算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30 二、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30 第4节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1 一、图解法 32 二、微变等效电路法 35 第5节 工作点稳定电路 38 一、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8 二、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39 *第6节 放大电路的3种基本组态 41 一、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41 二、共基极放大电路 43 三、3种基本组态的比较 44 *第7节 场效晶体管及放大电路 45 一、绝缘栅场效应管 45 二、结型场效应管 49 三、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51 实训一 单管放大电路 52 实训二 射极跟随器 53 单元小结 54 思考与练习 55 第3单元 多级放大电路与反馈放大电路 59 *第 1节 多级放大电路 60 一、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60 二、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61 第 2节 反馈放大电路 62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63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 64 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66 实训 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 70 单元小结 72 思考与练习 72 第4单元 集成运算放大器 75 第 1节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基本组成 75 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点 76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76 三、差动放大电路 77 第 2节 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82 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83 二、理想运算放大器 84 三、集成运算放大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85 第3节 基本运算电路 87 一、比例运算电路 87 二、求和运算电路 89 实训一 差动放大电路 91 实训二 基本运算电路 92 单元小结 94 思考与练习 94 第5单元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97 第 1节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分类 97 一、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98 二、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 99 第 2节 互补对称式功率放大电路 100 一、OCL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100 二、OCL功率放大电路参数分析计算 101 三、OCL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103 四、OTL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104 实训 功率放大电路 104 单元小结 105 思考与练习 106 第6单元 谐振放大电路和正弦波振荡电路 108 第 1节 谐振放大电路 108 一、谐振放大电路工作过程 109 二、两种基本谐振放大电路 110 第 2节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112 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112 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 113 第3节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14 一、RC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 114 二、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15 第4节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116 一、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116 二、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118 三、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119 实训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20 单元小结 121 思考与练习 122 第7单元 直流稳压电源 124 第 1节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 125 第 2节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125 一、电路组成和稳压过程 125 二、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126 三、调整管的选择 127 第3节 集成稳压器 128 一、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组成 128 二、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130 三、三端式可调集成稳压器 133 第4节 开关型稳压电路 134 一、开关型稳压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135 二、开关型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135 实训一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135 实训二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 137 单元小结 138 思考与练习 138 第 2部分 数字电子技术 第8单元 数字电路基础 142 第 1节 脉冲与数字信号 142 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43 二、数字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144 第 2节 数制和码制 144 一、数制 144 二、数制转换 147 三、码制 149 第3节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150 一、3种基本运算 151 二、基本定律 154 三、常用公式与重要规则 155 四、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57 *五、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 162 单元小结 164 思考与练习 165 第9单元 逻辑门电路 167 第 1节 分立元器件逻辑门电路 168 一、二极管与门电路 168 二、二极管或门 169 三、三极管非门电路(反相器) 170 第 2节 TTL集成门电路 171 一、TTL反相器 171 二、TTL与非门、或非门 171 三、TTL集电极开路门和三态门 173 第3节 CMOS集成门电路 176 一、CMOS反相器 177 二、CMOS与非门和或非门 177 三、CMOS传输门和三态门 178 实训一 TTL集成门电路功能测试 179 实训二 TTL集电极开路门与三态输出门的应用 181 实训三 综合实训 183 单元小结 184 思考与练习 184 第 10单元 组合逻辑电路 186 第 1节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87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187 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188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89 第 2节 常用集成组合逻辑电路 190 一、编码器 190 二、译码器 194 实训一 组合逻辑电路 202 实训二 译码器 203 单元小结 204 思考与练习 204 第 11单元 触发器 206 第 1节 基本触发器 207 一、基本RS触发器 207 二、基本触发器的特点 209 第 2节 同步触发器 210 一、同步RS触发器 210 *二、同步D触发器 211 三、同步RS触发器的空翻问题 212 第3节 主从触发器 213 一、主从RS触发器 213 二、主从JK触发器 214 第4节 边沿触发器 216 *一、边沿D触发器 216 二、边沿JK触发器 217 三、其他类型触发器 218 实训一 触发器 221 实训二 综合实训 222 单元小结 223 思考与练习 224 第 12单元 时序逻辑电路 227 第 1节 概述 227 一、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 227 二、时序逻辑电路功能表示方法 228 三、时序逻辑电路分类 229 第 2节 计数器 229 一、计数器的特点和分类 230 二、二进制计数器 230 三、十进制计数器 235 *四、N进制计数器 239 第3节 寄存器 240 一、寄存器的主要特点和分类 240 二、基本寄存器 241 三、移位寄存器 242 实训一 时序逻辑电路 245 实训二 移位寄存器 246 实训三 综合实训 247 单元小结 248 思考与练习 248 第 13单元 脉冲发生与整形电路 250 第 1节 集成定时器 251 一、CC7555定时器 251 二、脉冲产生整形电路 253 第 2节 多谐振荡器 253 一、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253 二、多谐振荡器应用举例 255 第3节 施密特触发器 256 一、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257 二、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258 三、施密特触发器应用举例 259 第4节 单稳态触发器 260 一、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60 二、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262 三、单稳态触发器应用举例 262 实训 集成定时器 263 单元小结 264 思考与练习 264 第 14单元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266 第 1节 数模转换器 266 一、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67 二、集成数模转换器 269 三、数模转换器的主要参数 271 第 2节 模数转换器 272 一、采样保持和量化编码 272 二、逐次渐近型模数转换器 274 三、集成模数转换器 275 四、模数转换器的主要参数 277 实训一 数模转换器 277 实训二 模数转换器 278 单元小结 279 思考与练习 280 参考文献 282
本书是中职汽车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成果教材,是在汽车运用与检修专业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探索基础上...
...
本书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分6个项目,包括...
本书主要以案例式结构具体阐释不同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本书内容包括公共类和商贸类共48种应用文写作范例,涉及...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2013年版)》编写的,...
本书以培养学生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包含了1 篇课程导入和7 个教学模块,7 个教学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机...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智能制造系统。全书共6章,主要介绍智能制造、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的概念与内涵,智能制造系...
本书以“项目- 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机械方面的基本概念、常用分析方法和实用技能。本书包括...
本书根据职业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机械制图”“机械零部件测绘”“AutoCAD”等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特点编写...
本书引入三坐标测量、光学影像测量等先进检测技术,选取典型零件作为项目载体,以典型零件的精密检测任务为引领,以实...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