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教材——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

计算机网络技术

分享 推荐 0 收藏 2 阅读 3.6K
徐立新 (主编) 吕书波 , 邵明珠 , 马同伟 (副主编) 贺平 (主审) 978-7-115-29161-5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王威

理论与实训相结合
¥39.80 ¥33.83 (8.5 折)
立即购买 申请样书
教学资源仅供教师教学使用,转载或另作他用版权方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内容摘要

  本书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组网工程与实践”课程编写的一本实用性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典型项目驱动,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篇,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论、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计算机网络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IPv6技术、网络安全这9章内容,侧重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技术,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备职业或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理论基础。下篇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篇,包括网络互连技术及项目综合实训这2章内容,侧重于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技术与工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在能力结构上更好地满足职业或岗位所需,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能力基础。
  本书可作为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教育计算机网络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各类培训、计算机从业人员和爱好者参考使用。

目录

目 录

上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 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2
1.1 计算机网络形成与发展 2
1.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过程 2
1.1.2 单主机远程联机系统 3
1.1.3 多主机互联系统 4
1.1.4 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5
1.1.5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6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6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6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7
1.2.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9
1.2.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0
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4
本章小结 15
习题 16

第 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7
2.1 基本概念 17
2.1.1 信息、数据与信号 17
2.1.2 数据传输类型与通信方式 19
2.1.3 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 21
2.2 数据编码技术 21
2.2.1 数据编码类型 21
2.2.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方法 22
2.2.3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方法 23
2.2.4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方法 24
2.3 常见传输介质及特性 25
2.3.1 同轴电缆 25
2.3.2 双绞线 25
2.3.3 光纤 26
2.3.4 无线通信 26
2.4 数据传输技术 28
2.4.1 传输方式 28
2.4.2 同步技术 30
2.4.3 多路复用技术 31
2.5 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 35
2.5.1 差错的产生 35
2.5.2 差错控制方法 36
2.5.3 流量控制方法 37
2.6 数据交换技术 39
2.6.1 电路交换 39
2.6.2 存储转发交换 40
2.6.3 其他高速交换技术 43
本章小结 45
习题 45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6
3.1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组织 46
3.1.1 标准化组织与机构 46
3.1.2 RFC文档和Internet协议标准 47
3.1.3 Internet管理机构 47
3.2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述 48
3.2.1 基本概念 48
3.2.2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 49
3.3 ISO/OSI参考模型 49
3.3.1 OSI参考模型概述 49
3.3.2 OSI模型中数据的传输 51
3.3.3 物理层 53
3.3.4 数据链路层 53
3.3.5 网络层 55
3.3.6 传输层 56
3.3.7 会话层 57
3.3.8 表示层 58
3.3.9 应用层 58
3.4 TCP/IP体系结构 59
3.4.1 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划分 59
3.4.2 TCP/IP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功能 60
3.4.3 TCP/IP体系结构中的协议栈 61
本章小结 62
习题 62

第4章 局域网技术 63
4.1 局部网技术概述 63
4.1.1 局域网的特点 63
4.1.2 局域网的关键技术 64
4.1.3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64
4.1.4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65
4.2 局域网的模型与标准 66
4.2.1 IEEE 802参考模型 66
4.2.2 IEEE 802标准 66
4.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67
4.3.1 CSMA/CD 67
4.3.2 令牌环 69
4.3.3 令牌总线 71
4.4 以太网技术 72
4.4.1 以太网的产生与发展 72
4.4.2 传统以太网技术 72
4.4.3 快速以太网技术 74
4.4.4 吉比特与十吉比特以太网技术 75
4.4.5 交换式以太网技术 77
4.5 虚拟局域网 81
4.5.1 虚拟局域网技术的产生 81
4.5.2 VLAN的特征和特点 81
4.5.3 VLAN的划分方法 82
4.5.4 VLAN的干道传输 83
4.6 其他局域网技术简介 85
4.6.1 FDDI 85
4.6.2 ATM 86
4.6.3 WLAN 87
本章小结 88
习题 89

第5章 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 90
5.1 广域网技术 90
5.1.1 公用电话交换网 91
5.1.2 数字数据网 91
5.1.3 帧中继 92
5.1.4 xDSL技术 92
5.1.5 VPN技术 93
5.2 IP 93
5.2.1 IP概述 93
5.2.2 IP地址 95
5.2.3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99
5.3 路由选择 101
5.3.1 路由器 101
5.3.2 路由选择协议与算法 101
5.4 TCP与UDP 108
5.4.1 TCP与UDP概述 108
5.4.2 UDP 108
5.4.3 TCP 109
5.5 VPN与NAT技术 112
5.5.1 VPN技术 112
5.5.2 NAT技术 114
5.6 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 115
5.6.1 拨号接入方式 116
5.6.2 ADSL技术 116
5.6.3 HFC技术 117
5.6.4 光纤接入 117
5.6.5 无线宽带接入 118
本章小结 119
习题 119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 120
6.1 网络应用概述 120
6.1.1 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 120
6.1.2 Internet应用简介 121
6.2 DNS服务 123
6.2.1 DNS协议 123
6.2.2 DNS的设置 124
6.3 WWW服务 125
6.3.1 WWW的工作模式 125
6.3.2 与WWW服务相关的术语 125
6.3.3 WWW服务器的配置 125
6.4 FTP服务 127
6.4.1 FTP工作原理 127
6.4.2 FTP的传输模式 128
6.4.3 配置FTP站点 128
6.5 邮件服务 129
6.5.1 电子邮件的概念 129
6.5.2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130
6.5.3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31
6.5.4 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 131
6.6 DHCP服务 131
6.6.1 DHCP简介 131
6.6.2 工作原理 133
6.6.3 DHCP服务的设置 134
本章小结 136
习题 136

第7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 137
7.1 WLAN概念及其协议标准 137
7.1.1 WLAN的概念 137
7.1.2 WLAN的特点 137
7.1.3 WLAN的标准 138
7.2 WLAN网络结构 140
7.3 WLAN应用 141
7.4 WLAN常见设备 143
7.5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146
7.5.1 无线设备的选购 146
7.5.2 组建家庭无线局域网 148
7.5.3 组建办公无线局域网 153
7.5.4 无线局域网接入Internet 154
7.5.5 手机设置无线上网 157
7.5.6 无线局域网安全与防范 159
本章小结 161
习题 161

第8章 IPv6技术 162
8.1 IPv4的局限性 162
8.2 IPv6的发展 163
8.2.1 发展历程 164
8.2.2 相关组织 164
8.3 IPv6的新特性 165
8.4 IPv6报文结构 166
8.4.1 报文结构 166
8.4.2 IPv6扩展报头 167
8.5 IPv6地址 168
8.5.1 IPv6地址的表示 168
8.5.2 IPv6地址类型 169
8.6 ICMPv6 175
8.6.1 ICMPv6基本概念 175
8.6.2 ICMPv6的应用 176
8.7 IPv6路由协议 178
8.7.1 IPv6路由概述 178
8.7.2 RIPng协议 179
8.7.3 OSPFv3 180
8.8 过渡技术 182
8.8.1 IPv6孤岛跨IPv4网络实现互联 182
8.8.2 IPv6与IPv4网络之间的互通 184
本章小结 187
习题 187

第9章 网络安全 188
9.1 网络安全简介 188
9.1.1 网络安全的定义 188
9.1.2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189
9.1.3 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的目标 190
9.2 黑客入侵攻击的一般过程 191
9.3 网络扫描工具 191
9.3.1 扫描器的作用 191
9.3.2 X-scan扫描器概述 192
9.3.3 端口扫描程序Nmap 193
9.4 网络监听原理与工具使用 194
9.4.1 网络监听原理 194
9.4.2 网络监听工具Wireshark的使用 195
9.5 木马的检测与防范 197
9.5.1 木马的工作原理 197
9.5.2 木马的种类 197
9.5.3 木马的工作过程 198
9.5.4 木马的检测 199
9.5.5 木马的防御与清除 200
9.6 拒绝服务攻击 201
9.6.1 拒绝服务攻击的定义 201
9.6.2 拒绝服务攻击分类 201
9.6.3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202
9.7 计算机病毒 202
9.7.1 网络防病毒技术 202
9.7.2 网络安全防御实例 203
9.8 PGP加密系统 205
9.8.1 加密技术 205
9.8.2 PGP软件包的安装和使用 206
9.9 防火墙技术 208
9.9.1 防火墙原理 208
9.9.2 代理防火墙应用 208
本章小结 210
习题 210

下篇 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与实训

第 10章 网络互连技术 212
10.1 网络互连基础 212
10.1.1 网络互连的类型 212
10.1.2 网络互连的层次 213
10.2 网络传输介质的使用 214
10.2.1 有线网络传输介质 214
10.2.2 无线网络传输介质 220
10.3 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 222
10.3.1 中继器 222
10.3.2 集线器 222
10.3.3 网桥 223
10.3.4 交换机 223
10.3.5 路由器 225
10.3.6 网关 227
10.3.7 三层交换机 227
10.3.8 其他网络连接附件 229
10.4 交换机的典型配置与应用 230
10.4.1 交换机的配置基础 230
10.4.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32
10.4.3 交换机VLAN的配置 235
10.4.4 不同VLAN间的路由配置 239
10.4.5 生成树及实现负载均衡配置 241
10.4.6 链路聚合等其他交换机技术配置 243
10.5 路由器的典型配置与应用 246
10.5.1 路由协议与路由表 246
10.5.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248
10.5.3 静态及默认路由配置 254
10.5.4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255
10.5.5 广域网互联配置 261
10.5.6 NAT配置与局域网访问Internet 265
10.5.7 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268
习题 272

第 11章 实训 273
11.1 综合实训网络拓扑结构图 273
11.1.1 综合实训项目分析 273
11.1.2 综合实训项目所使用的的技术以及所实现的功能 274
11.1.3 综合实训项目的具体技术实施 274
11.2 综合实训项目分解实训 274
11.2.1 常用网络设备与网络传输介质认识 274
11.2.2 双绞线的制作与使用 275
11.2.3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276
11.2.4 IP地址规划与设置 277
11.2.5 Internet应用 277
11.2.6 Sniffer网络监控软件的使用 278
11.2.7 Cisco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79
11.2.8 Cisco交换机VLAN的配置 281
11.2.9 Cisco交换机VLAN主干道配置 282
11.2.10 Cisco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配置 283
11.2.11 Cisco交换机STP配置 284
11.2.12 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285
11.2.13 Cisco路由器静态路由及RIP路由配置 286
11.2.14 Cisco路由器OSPF路由配置 288
11.2.15 Cisco路由器路由协议间路由引入配置 289
11.2.16 Cisco路由器广域网协议的配置 291
11.2.17 Cisco路由器NAT的设计与配置 292
11.3 综合实训项目实施 293
11.3.1 项目内容分析 293
11.3.2 IP地址规划 293
11.3.3 所采用的技术分析 295
11.3.4 设备的具体配置 295
11.3.5 网络测试 298
本章小结 298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同系列书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教师服务
教师服务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