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什么读书?如何读书?怎样从阅读中快速得到成长?这大概是“教师阅读”这一话题中,最关键的几个问题了!

今天,特级教师罗树庚和我们分享他成长中的读书故事和感悟!

来看看吧!教师专业成长的秘诀就在这里呢!

一、书籍是生长思想的土壤

新的一天,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新的我?唯有读书。因为书籍是滋养生命的甘露,因为书籍是生长思想的土壤。

许多人曾多次走进我们学校,每一次来都会有新的惊奇。他们都很好奇,问我究竟是何原因,我笑而不答。我想原因或许就在于我能从《新学校十讲》想到冰山,能从书籍的土壤中生长出思想。

面对一本好书,有没有悟性,会不会联想,至关重要。这里的悟和想,就是所谓的“生长”。书籍是肥沃的土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面对同一本书,每个人长出的思想一定会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思想。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作为一名教师,读教育经典,可以和教育专家对话,解答疑惑并唤起教育热情;读教育报刊,可以了解教育的前沿信息和热点问题,共享同行的教学智慧;读人文书籍,可以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涵泳情性,滋养人格;读儿童书籍,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言行,走进学生心灵。读书,是教师心灵力量的来源;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一句话:多读书不会输。

读书是我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习惯。在阅读中,我的生命在流淌,但我的思想却在丰满。

1.bmp

二、阅读方式助推专业发展

我喜欢主题、专题式的阅读方式

老师,如果你是带着问题、有研究目的而阅读,我们可以这样的方式:找寻有关“有效教学”的所有论著,通过比较选定几本进行集中阅读,再去找一些教育教学报刊,专门阅读“有效教学”方面的论文、案例。这种主题式、专题式的阅读方式,目标明确,有阅读效度,会比率性、随意的阅读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如何确定阅读的主题、专题?

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设计来确定。譬如如何导入新课?如何组织师生互动?如何设计板书?如何设计课堂练习……

可以根据所任教学科的不同内容来确定。譬如小学数学图形问题、统计问题、概率问题、数学广角等等,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等等。

可以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阶段来确定主题、专题。譬如职业初始阶段如何驾驭课堂、如何独立备课,职业成长阶段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等等。

专题、主题阅读的时间

专题、主题阅读,时间可长可短。有些主题、专题,或许需要我们阅读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辈子;有些主题、专题,或许花费几天、几周、几个月即可。

我在阅读教育类报刊时,有个习惯:围绕一个主题、专题,我会快速浏览全部刊物的目录,找到与主题、专题相关的文章,在题目上打个钩,然后把相关文章复印一份,装订在一起进行集中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能让我们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思考。回顾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如果说有些许成就的话,我觉得很大程度得益于我长期采用的这种主题、专题式阅读方式。

2.bmp

三、《论语》中的3句教育至理名言

做老师,不能不读《论语》。《论语》中有很多朴素又经典的教育至理名言。人生观、学生观、方法论、教育教学策略等等,只要你用心品读,都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

教学相长

古人云“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当我们以一位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走进课堂,以平等的身份看待、对待学生,以对话的方式和学生交流,以开放的胸襟关注学生学习时,我们总能在课堂里,在学生身上收获意外的惊喜,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吧。“教学相长”要求教师蹲下来,以学生的视角看待自己的“教”。

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经常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情、生活习惯及特点,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即所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退而省其私”。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及学习特点,进行分类培养,以发展他们的专长。

面对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面对穿越千年仍历久弥新的名言,教育教学原则、规律,我们做到了吗?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千姿百态的生命个体,我们是否还做着整齐划一的教育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的第一个理解就是教育教学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行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思考、讨论后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要讲。教师的讲解要用到“刀刃上”,要一语中的,四两拨千斤,要让学生听了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的第二个理解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上我们要增加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时间,减少统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思考、学会质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的第三个理解是教育教学要坚持“启发式”,摒弃“填鸭式”。教育教学最可悲的是:教师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而启发式则相反,在启发式思想体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讨论、探究是主要的教学策略。

3.bmp

四、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我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藏书、读书、涂鸦,于我是人生三件乐事。

小时候,家在偏远的穷乡僻壤,留在记忆中的唯一欢乐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和伙伴们交换着看小人书。直到初中毕业走进师范校园,才发现什么是书海,什么是知识的海洋。鲁迅、茅盾、托尔斯泰、雨果……面对这一串串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面对那些只知其名,却从未触摸过的书籍时,我兴奋不已,也有一种莫名的恐慌,一种掉进无边大海望不到岸的惊恐。从那以后,我开始“恶补”自己贫瘠的心灵,路灯下、小湖边、深夜打着手电的被窝里,都留下我如痴如醉的身影。尽管如此,我还是无法弥补贫瘠童年的浅薄。徜徉书海,使我深深懂得:一个人如果在一定年龄段里,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

尽管由于童年缺少书籍的浸润,文学修养的基础没有打扎实,对我来说是件遗憾的事情,但藏书、读书、涂鸦给我带来的乐趣依然让我感到满足。记得20多年前在一次帮朋友搬家过程中,无意间瞥见朋友丢弃的一堆图书,我顾不上满地狼藉,顾不上擦一下汗渍,蹲下就挑。这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跳入我眼帘。那时我还不知道魏书生是谁,匆匆浏览了一下序,我便爱不释手了。回到家后,连洗澡都没顾上,花了一夜工夫,读完全书。我既激动又汗颜,激动的是我找到了当老师、做班主任工作的钥匙,汗颜的是自己的孤陋寡闻,做了四年老师,竟连魏书生都不知道。在这位不曾谋面的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我班主任工作越干越得心应手,越干越出色,不经意间,我竟也成了孩子喜欢的老师。

书读得多了,有时兴致来了,我也尝试着涂鸦。经过一段泥牛入海的寂寞后,我终于尝到了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喜悦。生活因为读书变得充实,日子因为有了期待更加充满希冀。特别是当自己的文章被别人摘引,那种满足感不是物质所能替代的。

4.bmp

来源: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摘自《教师如何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