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第3版)

讲解工程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点教材。
分享 推荐 0 收藏 0 阅读 83
胡正飞 (作者) 978-7-115-67476-0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徐柏杨

1.理论知识、案例讲解、习题训练相结合。提供大量案例和练习题。
2.手工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详细讲解计算机三维制图。
3.配套微课、模型库等新形态教辅资源。
¥76.00 ¥64.60 (8.5 折)
立即购买 申请样书

内容摘要

本书是根据高等学校“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采用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编写而成的,内容精练实用。全书分9章,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原理及三视图、组合体视图及尺寸标注、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轴测图、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辅助设计。
本书用较大篇幅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Mechanical Desktop 2009的使用方法,包括二维平面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三维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定义特征截面轮廓、草图特征、放置特征、工作特征的创建与编辑、工程图的创建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或参考。

目录

目 录
绪论  1
第 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3
1.1 国家标准中有关制图的一般规定 3
1.1.1 GB/T 14689—2008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3
1.1.2 GB/T 14690—1993技术制图比例 4
1.1.3 GB/T 14691—1993技术制图 字体 4
1.1.4 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 5
1.1.5 GB/T 16675.2—2012、GB/T4458.4—2003 6
1.2 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 8
1.3 绘制二维平面图形 9
1.3.1 绘制图纸、图框、标题栏 10
1.3.2 绘制吊钩平面图形 16
第 2章 投影的基本原理及三视图 22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
2.1.1 投影法 22
2.1.2 平行投影的一般特性 22
2.2 三视图 24
2.2.1 三视图的形成 24
2.2.2 三视图的三等规律 25
2.3 点的投影 25
2.3.1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25
2.3.2 根据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26
2.3.3 点的投影和直角坐标 27
2.3.4 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判别 28
2.3.5 点的无轴投影图 29
2.4 直线的投影 30
2.4.1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0
2.4.2 直线上的点 34
2.4.3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5
2.5 平面的投影 37
2.5.1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37
2.5.2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40
2.6 立体的投影 42
2.6.1 平面立体 42
2.6.2 曲面立体 44
2.7 平面与立体相交 48
2.7.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48
2.7.2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 50
2.8 曲面立体相交 54
2.8.1 相贯线的性质和作图方法 54
2.8.2 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几种情况 57
2.8.3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57
2.9 Mechanical Desktop基本形体建模 58
2.9.1 创建棱柱 58
2.9.2 创建棱锥 62
2.9.3 创建回转体模型 64
2.9.4 创建截交体模型 67
2.9.5 创建曲面相贯体模型 73
第3章 组合体视图及尺寸标注 75
3.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 75
3.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75
3.1.2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76
3.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77
3.2.1 形体分析 77
3.2.2 选择主视图 77
3.2.3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78
3.2.4 画图步骤 78
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79
3.3.1 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79
3.3.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81
3.4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83
3.4.1 看图时的注意事项 83
3.4.2 用形体分析的方法看图 84
3.4.3 用线面分析的方法看图 85
3.5 Mechanical Desktop组合体建模 86
3.5.1 创建叠加体模型 86
3.5.2 创建切割体模型 90
第4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式 93
4.1 视图 93
4.1.1 基本视图 93
4.1.2 辅助视图 94
4.2 剖视图 95
4.2.1 剖视图的概念 95
4.2.2 剖视图的画法 96
4.2.3 常用的几种剖视图 97
4.2.4 剖视图中的尺寸标注 100
4.3 剖面图 101
4.3.1 移出剖面 101
4.3.2 重合剖面 102
4.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102
4.4.1 局部放大图 102
4.4.2 简化画法 102
第5章 轴测图 104
5.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04
5.1.1 轴测图的形成 104
5.1.2 轴向变化率 105
5.1.3 轴测图的投影特性 105
5.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05
5.2.1 常用的正等测图画法 106
5.2.2 圆的正等测图画法 107
5.2.3 组合体的正等测图画法 109
5.3 斜二测图的画法 110
第6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112
6.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112
6.1.1 螺纹 112
6.1.2 螺纹紧固件及其装配图的画法 116
6.2 键 118
6.3 销 120
6.4 齿轮 120
6.4.1 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 120
6.4.2 齿轮的尺寸计算 121
6.4.3 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122
第7章 零件图 124
7.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24
7.1.1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124
7.1.2 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 126
7.2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26
7.2.1 尺寸标注的要求 126
7.2.2 尺寸基准 126
7.2.3 尺寸标注 127
7.3 零件的技术要求 128
7.3.1 公差与配合 128
7.3.2 表面粗糙度 133
7.3.3 热处理简介 135
7.4 零件的分类与分析 135
7.4.1 轴套类零件 136
7.4.2 薄板类零件 136
7.4.3 箱座类零件 136
7.4.4 接合类零件 137
7.4.5 型材类零件 138
7.5 看零件图的方法 139
第8章 装配图 140
8.1 装配图的基本内容 140
8.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与特殊画法 142
8.2.1 规定画法 142
8.2.2 特殊画法 142
8.3 看装配图的方法 143
8.3.1 看装配图的一般步骤 143
8.3.2 看装配图示例 144
第9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146
9.1 Mechanical Desktop 2009概念 146
9.1.1 操作界面简介 146
9.1.2 模型空间与图形空间 148
9.1.3 AutoCAD图形实体的基本特性 149
9.1.4 命令的输入方法 152
9.1.5 点的输入方法 152
9.1.6 AutoCAD辅助绘图功能 156
9.1.7 图形观察方法 157
9.1.8 校正错误 158
9.1.9 坐标输入操作实例 158
9.2 常用的二维图形绘制命令 160
9.2.1 直线 160
9.2.2 圆 160
9.2.3 矩形 160
9.2.4 多段线 161
9.2.5 文字 162
9.2.6 二维图形绘制实例 163
9.3 常用的二维图形编辑命令 169
9.3.1 构造选择集 169
9.3.2 删除 170
9.3.3 复制 170
9.3.4 镜像 171
9.3.5 比例缩放 172
9.3.6 修剪 172
9.3.7 圆角 172
9.3.8 偏移 174
9.3.9 快速编辑图线 175
9.3.10 图形特性 176
9.3.11 二维图形编辑实例 176
9.4 定义截面轮廓 179
9.4.1 设定草图平面 180
9.4.2 绘制截面轮廓草图 181
9.4.3 定义截面轮廓 181
9.4.4 约束截面轮廓 182
9.4.5 定义截面轮廓实例 186
9.5 创建草图特征 190
9.5.1 特征间的布尔运算 190
9.5.2 拉伸 190
9.5.3 旋转 191
9.5.4 扫掠特征 192
9.5.5 放样特征 193
9.5.6 编辑草图特征 194
9.6 定位特征 195
9.6.1 工作点 195
9.6.2 工作轴 195
9.6.3 工作平面 196
9.7 放置特征 197
9.7.1 打孔 197
9.7.2 倒角 198
9.7.3 圆角 198
9.7.4 抽壳 199
9.7.5 矩形阵列 199
9.7.6 环形阵列 200
9.8 工程图 201
9.8.1 绘图设定 201
9.8.2 创建视图 201
9.8.3 在工程图中修改零件模型 206
9.8.4 修改视图 206
9.8.5 标注工程图 206
9.9 Mechanical Desktop典型建模实例 207
9.9.1 冷凝器管道模型 207
9.9.2 花瓶模型 212
9.9.3 组合体模型 221
9.10 练习  237
附录  240
参考文献 304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作者介绍

胡正飞,硕士,教授,1997年4月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电光源设备、工程机械、卫星通信设备的开发研制。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作为课程主要负责人,长期从事“工程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建设工作。主编过《工程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首次印刷,2013年修订)、《AutoCAD平面设计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等教材。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