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微课版)

本书系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新一代通信技术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
分享 推荐 0 收藏 8 阅读 440
皇甫伟 (作者) 978-7-115-65294-2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人邮社 王宣

1. 遵循物联网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构筑知识框架体系
编者以物联网参考模型为基石,紧密围绕“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线索,讲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内容(类比于榕树的主干),使读者能抓住物联网主线并明晰知识点间的关联,提升学习兴趣,明晰学习目标。
2. 突出各功能域关键技术与理论联系,建立知识点的网状关联
编者对物联网各功能域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阐释,深入挖掘背后的基础理论,并将具有相同理论支撑的不同关键技术彼此关联,建立和强化知识点的网状关联(类比于榕树的须状“气生根”,这些根扎入土壤后也能获取营养),使读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为后续深入学习相关课程夯实基础。
3. 拓宽数智时代新技术视野,强化四大思维能力培养
编者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最新技术进行了增广讲解(类比于榕树的新芽),包括但不限于边缘计算、深度学习、人机协同、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等,拓宽读者的技术视野。在思维训练上,编者深入讨论物联网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组成与连接关系对系统总体能力的影响,辩证地讨论关键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同时适当地考虑经济成本、环境保护等非技术因素,提升工程思维能力(类比于榕树的横向枝蔓)。
4. 重视价值塑造,在正文与拓展阅读环节中融入德育元素
在价值塑造上,编者在每章设置了拓展阅读部分,将航天人“默默奉献、久久为功”的“北斗”精神、通信人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的独立自强、拼搏奉献精神等内容引入教材内容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资源配套齐全,从 PPT课件到微课视频提供完整支持
在教辅资源方面,编者提供了十余年教学过程中积累更新后的教学大纲、PPT课件、习题答案,以及微课视频,并建立了完整的知识图谱,便于教师教、学生学。

特别说明

本书系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新一代通信技术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

内容摘要

物联网是融合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的复杂系统,物联网技术是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能技术。为了适应数智时代的新形势和培养高素质物联网技术人才,编者以物联网功能域为线索,以物联网概念、模型与关键技术为主体,以强化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辅以典型案例分析和应用实例,编成本书。
本书共 10 章,系统介绍了物联网的形成与发展脉络,物联网的参考模型与技术体系,物联网的主要功能域(感知、标识、定位与授时、网络、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关键技术,以及物联网应用等内容。本书在编写中强调“新”“融”“思”特色,即引入物联网中大量最新技术与应用案例,融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培养读者的系统思维、工程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本书可作为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物联网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1.1 物联网产生的背景  1
1.1.1 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因素  1
1.1.2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  3
1.2 物联网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线索  4
1.2.1 网络视角的物联网形成与发展线索  4
1.2.2 标识视角的物联网形成与发展线索  6
1.2.3 感知视角的物联网形成与发展线索  7
1.2.4 物联网形成与发展的其他线索  8
1.3 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  9
1.4 国内外关于物联网的战略计划  10
1.4.1 美国:从“未来之路”到“智慧地球”  10
1.4.2 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  11
1.4.3 日韩:“U社会”计划  12
1.4.4 中国:“感知中国”与物联网战略  12
1.5 物联网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12
拓展阅读:物联网的中国烙印  13
本章小结  14
习题  14
第 2 章 物联网的参考模型与技术体系
2.1 物联网系统的组成  15
2.2 物联网的参考模型  18
2.2.1 ITU-T的物联网参考模型  18
2.2.2 IWF的物联网参考模型  20
2.3 物联网的功能域与技术体系  22
拓展阅读:物联网的“共性平台”与“应用子集”  24
本章小结  25
习题  26
第 3 章 感知
3.1 感知技术概述  27
3.2 感知技术的发展  28
3.2.1 传感器技术  28
3.2.2 传感器的数字化  28
3.2.3 感知技术的泛在互连趋势  29
3.2.4 感知技术的智能融合趋势  30
3.2.5 感知技术的无源绿色趋势  31
3.3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33
3.3.1 传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3
3.3.2 典型的传感器及应用  33
3.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  37
3.4.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成与特征  37
3.4.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与网内信息处理技术  39
3.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感知覆盖技术  42
3.4.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延长技术  43
3.4.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44
3.5 案例解析  45
3.5.1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围界监测  46
3.5.2 大鸭岛生态监测  46
3.5.3 矿井安全监测  47
拓展阅读:“绿野千传”——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48
本章小结  48
习题  49
第 4 章 标识
4.1 标识技术概述  50
4.1.1 物联网标识的概念  50
4.1.2 物联网标识的特征  51
4.1.3 物联网标识的分类  51
4.2 条码技术  53
4.2.1 条码的产生与发展  53
4.2.2 一维条码技术  55
4.2.3 二维条码技术  58
4.2.4 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比较  60
4.3 RFID技术  60
4.3.1 RFID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60
4.3.2 RFID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61
4.3.3 RFID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63
4.4 基于特征的标识技术  64
4.4.1 常见的基于特征的标识技术  64
4.4.2 基于特征的标识技术原理  65
4.5 案例解析  66
4.5.1 共享单车的“多”标识  66
4.5.2 自助餐厅中的自动结算  67
拓展阅读:物联网标识的中国创新  67
本章小结  68
习题  69
第 5 章 定位与授时
5.1 物联网定位与授时概述  70
5.1.1 定位与授时的基本要素  70
5.1.2 物联网定位的应用场景  71
5.1.3 物联网授时的应用场景  72
5.1.4 定位与授时的价值  73
5.2 物联网定位的技术原理  73
5.2.1 几何定位  73
5.2.2 特征定位  78
5.2.3 航位推算定位  79
5.3 物联网授时的技术原理  80
5.3.1 单向时间同步  80
5.3.2 双向时间同步  81
5.4 典型的物联网定位与授时系统  81
5.4.1 卫星导航定位与授时系统  81
5.4.2 蜂窝基站定位与授时系统  82
5.4.3 室内定位系统  82
5.4.4 基于网络时间协议的授时系统  83
5.5 案例解析  83
5.5.1 数字牧场与“海上妈祖”  84
5.5.2 基于自动导引车的室内定位  84
5.5.3 能定位的鞋子  85
拓展阅读:“北斗精神”——物联网定位中的中国故事  85
本章小结  86
习题  86
第 6 章 网络
6.1 网络概述  88
6.1.1 网络的基本概念  89
6.1.2 网络的分类  89
6.2 个域网  91
6.2.1 蓝牙技术  91
6.2.2 ZigBee技术  93
6.3 局域网  95
6.3.1 Wi-Fi技术  95
6.3.2 工业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  96
6.4 广域网  97
6.4.1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98
6.4.2 低功率广域网技术  101
6.5 案例解析  103
6.5.1 远程抄表  103
6.5.2 共享单车  104
6.5.3 智能家居  105
拓展阅读:中国速度——从1G陪跑到5G领跑  106
本章小结  107
习题  107
第 7 章 计算
7.1 计算技术概述  109
7.2 物联网中的层级计算  110
7.2.1 端计算  111
7.2.2 边缘计算  112
7.2.3 云计算  113
7.2.4 云边端协同计算  116
7.3 物联网中的人机协同计算  117
7.3.1 人计算与社会计算  118
7.3.2 人机协同计算  119
7.4 案例解析  120
7.4.1 自动驾驶  120
7.4.2 智慧医疗  121
拓展阅读:东数西算——国家数字经济均衡发展  122
本章小结  122
习题  123

第 8 章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8.1 大数据的概念  124
8.2 物联网中的大数据技术  126
8.2.1 数据采集  126
8.2.2 数据存储  128
8.2.3 数据挖掘  130
8.3 人工智能的概念  132
8.4 物联网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134
8.4.1 人工神经网络  135
8.4.2 深度学习  139
8.5 案例解析  142
8.5.1 数字观冰  142
8.5.2 智慧交通中的信号灯倒计时  143
拓展阅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143
本章小结  144
习题  145
第 9 章 安全与隐私保护
9.1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概述  147
9.1.1 物联网安全概述  147
9.1.2 隐私保护概述  149
9.2 物联网安全技术  150
9.2.1 设备安全技术  151
9.2.2 信息安全技术  152
9.2.3 应用安全技术  156
9.3 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  158
9.4 案例解析  161
9.4.1 关系生命健康的医疗物联网安全  161
9.4.2 基于位置的服务与位置隐私保护  162
拓展阅读:物联网更应是安全网  162
本章小结  163
习题  164
第 10 章 物联网的应用
10.1 物联网应用概述  165
10.2 智能电网  166
10.2.1 电力系统概述  166
10.2.2 智能电网的提出与发展  168
10.2.3 智能电网中的物联网技术  169
10.2.4 智能电网的未来愿景  171
10.3 智能交通  172
10.3.1 交通技术概述  172
10.3.2 智能交通的提出与发展  173
10.3.3 智能交通中的物联网技术  174
10.3.4 智能交通的未来愿景  177
10.4 智能家居  179
10.4.1 家居概述  179
10.4.2 智能家居的提出与发展  179
10.4.3 智能家居中的物联网技术  180
10.4.4 智能家居的未来愿景  181
拓展阅读:“坚强电网”——中国电力人的奋斗与担当  182
本章小结  182
习题  183
参考文献  185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作者介绍

隆克平: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市融合网络与泛在业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新一代网络技术、光互联网关键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任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导论”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皇甫伟: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副院长,北京市融合网络与泛在业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天线与射频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协作委员。长期主讲“物联网导论”“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等课程,主编/参编教材3部,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等。

霍佳皓: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入选者,“物联网导论”课程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同时主讲“Python程序设计”“光信号处理技术”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荣获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广东省青年基金等项目多项,已发表本领域重要期刊及会议论文8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6次,荣获中国通信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