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发文,公布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名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智库平台。

据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是首次由四部委联合设立的科研创新平台,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手段。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每轮基地建设运行周期为3年。

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名单确定10家单位为研究基地,5家单位为研究培育基地。

10家研究基地中,包括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社科院和中央民族大学。其中,广西民族大学是唯一一所获得批准的地方高校。

5家研究培育基地,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

微信图片_20200402144152.jpg

▶ 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00402144314.jpg

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是暨南大学二级实体研究机构,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牵头建设单位。

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是中央统战部直属高校,在校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3728人,高居全国第一,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港澳台侨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是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知华拥华爱华“同心圆”的试验场域。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微信图片_20200402144357.jpg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入选,对于新疆大学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双一流”建设助力护航具有重大意义。基地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策咨询与智力支撑、社会普及推广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

微信图片_20200402144604.jpg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是二级实体研究机构。基地以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作为牵头建设单位,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等作为参加建设单位,聘任王建国院士为基地主任,汇集一支建筑学、艺术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美术学、影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

基地将从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历史和理论、创造性呈现和创新性传播入手,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开展系统研究,探索一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视觉形象研究、创作、呈现、传播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方法,通过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平台、数据库和图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策咨询、社会普及推广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国家级智库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00402144644.jpg

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为全国唯一从政治学角度研究中华民族问题的研究基地。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由长江学者周平教授担任,主任由民族政治研究院院长黄清吉教授担任。该研究基地的入选,为云南大学政治学学科提供了一个高端平台,为政治学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政治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00402144729.jpg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双一流”A类高校,始终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国家战略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学校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该基地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00402144808.jpg

这一新平台的设立标志着四川大学已拥有6个文科类的国家级研究平台(原有5个为中国南亚研究中心、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这一平台的设立是对长期以来四川大学作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在藏学、民族史、民族学等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及服务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个极大鼓励与肯定。基地将在中央四部委的指导下,在学校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突出优势、发挥特色,开拓创新,为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深化新时代我国民族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00402144848.jpg

该研究基地建成以后,将在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教育与培训、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方面,不断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研究解决新形势下民族工作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推进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院的成立和发展,必将对于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以及总结广西模式、广西经验,用“广西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政府部门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以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于1985年成立,是一个以研究为主,并承担博士后、博士、硕士培养任务及一系列本科教学工作的机构。1987年被列为国家教委文科重点研究所之一。为适应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并发挥社会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特色,1992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2000年,经北京大学决定,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保留各自名称和编制的前提下,组建统一的领导班子,统一规划和组织系所的教学和科研。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是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的民族问题专业研究机构。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7年归属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所以民族学、人类学为平台,以人类社会民族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开展我国民族历史、语言、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宗教、文字文献和世界民族问题等学科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的研究。

▶ 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00402145058.jpg

按照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高研院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以历史过程研究、民族宗教和国家发展研究作为重点研究领域,以在理论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立历史、现实和未来合法性作为重点聚焦的研究方向,努力为我国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扎实的学理基础,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和建立高质量的、能在西方主流学术出版机构发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与西方主流理论进行平等对话,增进中国的软实力。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微信图片_20200402145213.jpg

研究培育基地将重点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及心理机制研究、藏文典籍中的儒道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陆地边境口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等方向开展协同攻关,不断推出民族研究重大学术成果,将基地建设成为服务决策、学术创新、培养人才的科研创新平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兰大智慧”。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创建一个高水平学术平台。高等研究所的总体目标是以全球化时代跨民族、跨宗教、跨区域、跨国家的互动为契机,通过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间的交流与互相促进,重新思考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的典范,进而推动学术研究与当代世界现实问题之间的互相激发与理解深化。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1月,同年12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长期以来注重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并在学界享有盛誉。1961-1965年,白寿彝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成立了《中国史学史》编写组,创办了《中国史学史参考资料》,招收了史学史专业的进修教师和研究生,撰写出《中国史学史教本》上册。1979年,《中国史学史参考资料》复刊,并改名为《史学史资料》。198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1981年,《史学史资料》正式定名为《史学史研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86 年以后,史学所研究人员公开发表了系列在学界富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其中,白寿彝教授主编的《史学概论》和他撰写的《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奠定了本学科点发展的理论基础。此后,史学所在龚书铎、刘家和、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等著名学者的带动下,学术研究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

微信图片_20200402145325.jpg

内蒙古大学作为自治区“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和“部区合建”高校,基地建设标志着学校在国家级平台建设与学科建设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基地将依托民族学一流学科优势特色,研究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模范自治区经验、民族关系等特色方向,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咨询,为促进民族学学科的创新发展做贡献。

本文内容为软科小编综合各高校官网信息手工整理,因有获批高校还未公布相关信息,或小编暂未从官方渠道获取,故为不完全整理,仅供参考。各校具体入选情况请大家访问学校官网查询。

来源:GIS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