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研讨会召开,据了解,该校自2018年起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每个新入校的本科生配备导师,覆盖学校全部院系和所有专业,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学术指导、规划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目前这项制度已在大一至大三学生中实现全覆盖,该校1360名专任教师担任10638名本科生导师,其中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众多高层次人才。

       从北京科技大学的各项数据来看,这项制度产生了不少积极正面的效果:在学业上,13个本科招生学院中,有8个学院大一必修课的不及格率降低;在创新创业项目上,学生参与积极性显著增强……

       其实近年来,不止北京科技大学,国内不少本科高校也有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探索。

1.jpg

【多所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2002年10月,北京大学率先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导师制试点,此后,国内部分高校也陆续开始了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度的探索。

       2015年底,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率先探索施行“良师益友”项目,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多层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该校外语系从2017年11月启动第三季“良师益友”项目,到12月初2017级英语专业的每一位大一新生都有了各自的“专属导师”,从而让师生间增加交流,增进了解。 

       2016年,安徽科技学院在安徽省高等院校中率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原来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管理模式基础上,选聘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担任本科一、二年级本科生导师,每名导师指导1~2个宿舍的学生,使“教”由传授变为传授+指导;使“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实现了教学相长。

        2017年,招收首批本科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式宣布,对本科生的培养将采用“师徒制”指导模式,为每名本科生设置学业导师。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本科生遴选出的186名学业导师,绝大多数是博士生导师。确定“师徒”名单后,每位学业导师将负责带领1至5名本科学生,从大学专业认同、大学学习方法养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大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给予本科生教育和指导。

       2019年,东南大学发布《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推出导师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科生配备包括硕导、博导和院士等在内的优秀导师,为本科生搭建最好的指导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本科生的学术素养和规范。东南大学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在4000名左右,导师制实行后,平均每人指导每级2位本科生,真正实现完全导师制。

1.jpg

       其实教育部在2005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已明确提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科生导师制应避免“形式大于价值”】

       数据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中有54%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或“每月至少一次”课下交流,师生交流频率不高,而实施导师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接触及除课堂外的良性联络,让大学老师的责任链更趋弥合。但要注意的是,在本科阶段尝试实行导师制的中国高校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避免导师制成为宣传噱头,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如若学校面临经费限制、导师人才匮乏、导师水平参差不齐、导师制激励措施不到位、学生对导师制不重视等问题,盲目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必然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

       对此,有专家表示,本科生导师制更强调的是导师一方的义务,要避免导师制“形式大于价值”,比如导师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兴趣和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样性、多元化的指导,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导师与学生多方位接触,长期互动交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业和专业素养。

1.jpg

       同样,高校需对导师有所激励,还应设置、完善相应的考核管理与评价机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定期举办导师制相关培训,帮助导师了解学校相关政策,熟悉本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掌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师重视本科生导师工作。 本科生导师制对学校和学生的益处显而易见,甚至招生季时还会被一些学校拿来作为招生宣传亮点之一,用以吸引优质生源。所以对于那些有条件的大学,该制度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实行。

       但是对于综合条件一般的院校来说,该制度的实行依旧任重而道远——学校需量力而行,忌盲目跟风,实行后需依据自身条件不断探索、调整,逐步形成适合自身且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来源:麦可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