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工作由教育部组织,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开展,通过学校总结、推荐申报、专家初选、社会调查和实地调研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具有创新创业典型经验、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备典型示范作用的高校。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的通知》(教学厅函〔2019〕38号),2019年度评选产生的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包含8所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31所省属本科院校和11所高职高专院校。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由教育部组织,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全国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水平。评选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历经学校总结、推荐申报、专家初选、网评、抽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环节。
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工作成就
1、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交通部在全国最早创办的六所公路工程院校之一。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河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院校。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552个,被教育部、交通部等6部委列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和省财政重点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是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十佳理想院校,河北省汽车运用与维修类专业贯标样板学校,河北省高级船员培养和国际海事公约船员培训基地。实训内容采用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在校既能创业又能就业。
2、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了“五级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课程资源建设等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了“五区一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以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大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实一体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6年被评为河北省创新创业工作副组长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被评为河北省科协众创空间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创先进工作单位,我校众创空间被评为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
3、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和“自治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评为2014年“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8年入选“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是“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和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基地”。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设立了就业信息科和创业指导科。建立了一套集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和管理一体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努力追求学院就业创业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学院积极推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基地建设,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电商创业园等场所”,并联合盟团委、就业局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和小微企业创业园,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促进专创融合,学生创业项目涵盖草原畜牧、生态养殖、节水灌溉、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等一大批紧跟地方民族特色的项目。
4、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并纳入到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中,逐步形成了“专业+创业”的培养体系,“必修+选修”的管理机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三大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学校在专业教学中着重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倡各专业间创新创业的互通互融。面向在校生开设研究方法、专业前沿、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合计16门,自主建设了15门微课,建立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受益学生上万人次。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能力训导”“网店运营与管理”“ERP企业运营模拟”“工人机器人技术”等4门课程纳入学校三年创新行动项目。
作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联合发起单位,学校还积极搭建创新创业“产学研用”实践平台,建有“哈职院-西门子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中心”“路桥工程仿真工场”等42个创新创业实训室。
5、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成立创业学院,开设电子商务创业班、创二代实验班、速卖通创业班等,并设立12800平方米的创业园。现有专创工作室、教师工作站、青创中心、义台青年交流中心等30余个创业实践基地,形成教学、孵化、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企业注册一站式服务体系,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搭建实践平台。
每年有近20%的在校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毕业生创业率稳定在10%以上,居全省高校首位。学校创业教育有力地推动了义乌电商村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被李克强总理称为“中国网店第一村”的青岩刘村。学校充分发挥电商创业教育优势,与甘肃陇南、四川汶川、青海海西等地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对接,承办团中央、台盟中央等高端电商培训近百场。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校团学创业促进工作百强校、全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全省“十二五”电商培训10强、全省创业导师培育工程优秀组织单位。
6、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是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和开放型经济人才培训基地,是江西省高职高专首批接收外国留学生院校。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搭建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配备了40余名校内教师、企业家等人员组成的专兼职创业导师队伍,建有3000㎡的校内产学园,460㎡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600㎡的大学生悦创空间,与南昌高新区管委会共建了面积约700㎡的创业就业示范基地。2016年,学院“悦创空间”成功申报“洪城众创2.0”,是江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学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进上海明想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东阳来鑫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实体企业在校经营,现有600多名学生在入驻企业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培养出了100多个电子商务及跨境贸易方面的创业团队。目前,学院有18个创业团队入驻江西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全省入驻院校之最。
7、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此次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中,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山东省唯一高职院校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这也是该院继今年5月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50强后的又一国家级荣誉。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来几年将按照“新时代、新动能、新生态、新服务、新愿景”和“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统筹原则,聚焦新旧动能十强产业,打造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再到助力新经济培育相辅相成的创意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的全生态系统——“齐鲁创谷”,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型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8、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分类施教、强化创业实践,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2009年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业课列入必修课范围,定期举办“SYB、GYB”创业培训班,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创业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创业率持续保持在8%以上,学院先后荣获了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河南省品牌示范高职院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济源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砺志创业园荣获“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培育项目”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已有2000名左右的大学生实际参与创业实践,先后孵化了励志商贸有限公司、励志餐饮有限公司、美之巢装饰公司、怡家装饰工作室、新势力品牌店、丽园冬凌茶等创业项目60余个,其中有20余个创业项目已成功移植到社会,带动就业1000余人。现在正在运行的34个创业项目,参与大学生达200余人,年营业额达500万元以上。
9、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力求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整合企业、政府、行业等各方资源,以生为本,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在2016年,学校投入20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两个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教研室,实施“专业+企业(公司)”的培养方式,建成电子商务+供销e家、园林技术+绿化公司、建筑装饰工程+家装e站等平台。还创建香城科创小镇咸宁职院大学科技园,孵化创业实体117个,科技型创业项目15个,设立300万元创业助力基金,资助创业项目89个。
创新创业提升了该校学生的就业能力。近三年来,该校学生就业率高于93%,在全省同类院校位居前列。截至目前,该校共有7220名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参加“互联网+”“创新春”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奖项16个,省级二等奖以上4项。
10、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早在2016年5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正式成立,同时这也是湖南省内职业院校中首家实体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实训以及在校准创业和实体创业于一体,具有主题特色的高校基地。目前基地内入孵企业共48家,团队26个。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南省创业孵化基地、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湖南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就业创业见习示范基地等。
坚持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非遗保护传承融为一体,基于非遗保护传承打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品牌,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有湘绣、陶瓷、竹艺、侗锦、花瑶挑花等8个非遗大师工作室和侗族非遗保护与研发工作站、梅山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等5个校外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开展创新创业与非遗保护传承一体的项目研究。近三年,师生创新团队共创作新湘绣243幅、新湘瓷196件、小郁竹艺创新作品56件、根艺创新作品32件,研发湘绣新技法6项、釉下五彩新工艺3项、小郁竹艺新技法2项,其中67项创新成果被企业采用,推动了企业产品升级换代。
11、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西北地区唯一入选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的高职院校,同时填补了甘肃省近四年在此项评选中的空白。这也是该校继2019年获评全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确定为“国家200所优质校建设单位”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工作成果。
近年来,学校立足实创、助力精准扶贫、着力培育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工作理念,形成了“实创先导”的“四融合四递进”的双创实践教育体系,开展“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注重非遗文化传承创新,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和贫困生双创意识的培养,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路径。学校专门成立“一带一路产教融合”双创学院,由校长亲自挂帅担任双创学院院长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有力的助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和优秀成绩的取得。近年来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年增长达到120%,实创团队产值年增长70%,创新创业成果获国家、省级分别为3项、94项。通过对精准创业就业帮扶,建档立卡学生就业率达99.06%,实现了学生创业反哺乡村,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效果显著。
来源:聚焦职教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