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说明文字

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教育目标的意义

在微课设计中,首先要研究教学目标,这不仅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还有利于做好课程评价评估工作。教学目标的通俗含义是“你期待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们学会什么?”教学目标要在教学内容之前确定下来,是为了防止自证预言时的开发方法,或者不同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产生分歧的时候没有办法消除分歧。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学研究和设计要围绕着学生展开。因此,为了制定教学目标,首先应该研究学生,即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

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类是外在需求,即外界要求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另一类是学生的内在需求, 即学生自身对自己学习结果的预测或者预估。

外在学习需求是外界(如教育部门、家长、企业等)对学生的要求。对于应试培训而言,中高考的考试标准是制定单元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于职业培训而言,企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则是制定单元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如何确定微课单元目标

大纲或标准往往针对的是单元目标(或模块目标),而每节课的内容往往远远小于单元内容,因此我们还要把单元目标分割成课时目标。所以,确定和拆分单元目标是确定课时目标的两大任务。

正如前面所说,单元目标常常指的是一个单元学习结束以后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单元目标的来源往往是教学大纲或者考试大纲。一般来说,大纲和标准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往往用较为晦涩的语言表示, 因此每个教师的解读并不相同。

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反向设计 (Backward Design)的方法,把历年高考真题和较高质量的模拟题先于教学目标列出,这样做可让不同的教师对于要达到什么目标、怎样才算达到目标(测评方式)有个共同的评判标准。

图像说明文字

确定了单元目标以后,我们还要确定课时目标。由单元目标到课时目标,可以采用先分解后组合的方式。首先我们把模块目标分解成知识点,然后再把这些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课时任务。这些知识点显然不是随机分配到某一课时中的,而是把相互之间关联性强的知识点放到一个课时中。

课时目标是单元目标的细化,但是还要注意大目标是小目标的有机组合,学生是通过小目标的组合来完成大目标的。单元目标的拆分需要有效处理内容的体系化和碎片化关系。

制定课时目标时,一定要注意到课时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微课面临的学生群体之间学习水平的差异度远大于同一学校的学生。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都要达到最高层次。通常课时目标定在学生最新发展区内,即能促进学生做出努力并且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层次要求。

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由低到高、分阶段、有计划地实现。或者说,要在起点和最高目标之间设立若干必要的中间目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合理的台阶和步骤。

此外,为了满足分层教学的需要,课程目标不仅包括课程所达到的效果,还应该说明进入此课程的条件。传统课堂,如果说老师隐含假定学生是零起点,那么对于微课,就要假设学生是X起点,而且X意味着什么,要在教学目标设计中体现出来。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还是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基础。因此,学习目标需要对学生公开。当然,阐述学习目标也有一定的技巧。

课程呈现形式的确定

一、确定呈现形式的原则

1、有效原则

能清晰地向学生传达相关的教学信息,达到教学目标。

2、方便原则

便于制作、使用、控制和维护,节约时间和人力。

3、经济原则

制作、使用和维护时花费的物力和财力较少,有利于大规模制作。

二、常见的微课形式

1、微课的常见形式

各种形式微课的对比见下表。

图像说明文字

2、教师头像的作用

目前有一些研究数据表明,如果向视频中加入教师讲课头像,那么这个视频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于较长时间的视频而言。

也许教师头像在某种教学情景下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由于中国学生深受传统的班级教学影响,学生更会觉得没有教师头像的课没有现场感和亲切感,也缺乏教师的监督,自主学习能力减弱,学习一段时间后容易分神。

当然,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视频也可以加入教师头像。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把头像嵌入视频一角,即以画中画的形式,但前提是那一角特意留出来,头像不会遮挡该看到的课件内容。或者教师头像可以在片头片尾出现,中间偶尔出现,重要内容时可以出现,小结时也可以出现。

适当增加老师动态头像意味着增加了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的难度, 所以在考虑经济性的时候可以参考使用。

三、如何制作有吸引力的微课

1、教师应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自观看网络视频,一对一授课氛围与坐在电脑前的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最为契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

一对一学习没有传统课堂的讨论交流环节,学生直接与学习内容或讲解操作过程交互,因此课堂设计呈现一定的特点。比如,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必须有回答环节,做到前后呼应。如果需要引入新的知识时,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起点,减轻不熟悉知识对学生学习带来的 压力。

此外,教师也要运用语言营造一对一的氛围,比如用“你”而不是 “你们”,用“我们”而不是“大家”。有些教师课程开头第一句话总 是“同学们,大家好”,通常在这一刻学生就会感觉到一种诡异的氛围。课程设计者要注意语言环境,一定要“讲人话”,哪怕讲些俏皮话也无所谓。这种朋友般的代入感,应该越真实越好。

图像说明文字

因为学生比较容易放弃学习,所以课程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界面设计必须要能给学习者带来视角冲击,吸引学习者的参与热情。采用图文并茂的界面,要比单纯文字堆积的界面,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尽量减少文字,或者重要步骤用特殊颜色标记出来,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使用教师的语言

老师所使用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更能打动学生,让他更加专注于听课。除了声音清晰之外,教师越热情,甚至是有激情,就越能吸引学生。不说废话,不要机械重复,也不要太多口头语,否则会降低语言的感染力。一般来说,抑扬顿挫的语调或者稍微快一点的语速也可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

图像说明文字

3、采用适当的时长

课程时长给学习者体验也会带来影响,因此,课程时长也是课程设计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时长和学生的认知负荷密切相关。一个结构良好的视频,其时间可以稍长。

如果一个课程设计的支线过多,学生不易理解消化,再短的视频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明白,课程的意义不在于你准备讲多少知识给学生,而在于学生能从课程中获得多少知识。

4、考虑互动

微课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设计互动方式。跟传统课堂培训相比,在线学习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但是计算技术和网络提供了包括评论、 点赞、问答等功能的互动交流,也会很大程度上带动整个课程与学员间 的交互感。

课程设计者可以在设计课程时,也要考虑到利用这些较为新颖的互动功能,带动学生的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