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第一章 导言

经济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习它有什么用?这可能是初次接触经济学的人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并非简单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但是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真正的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指出:“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说来,不是想成为经济学家的人才有必要去学习它,而且经济学知识也不会是直接告诉我们致富的点金术。相反,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知识,人人都可以学习经济学,并借助经济学的分析思维和视角,帮助我们了解复杂的经济社会运行过程,科学地进行经济行为选择。正如道格拉斯·C. 诺思(Douglass C. North)所言:“经济学家不能够告诉人们他们应该做什么,他们只能揭示各种不同变量的成本与利益,以便使民主社会中的公民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

第一节 经济学的内涵

经验 经济社会是否认可自私自利的行为?

一、经济学的内涵

关于经济行为选择的问题是如此常见和重要,以至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时刻置身于各种选择当中。例如,作为一个投资者,你是投资办实业还是投资购买股票债券?作为一个生产企业,你是外购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生产,还是从原材料生产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作为劳动力,你选择在什么城市、什么行业、什么工种?即便是名普通学生,在分配使用生活费、安排学习与休闲时间的过程中,都会面临选择问题。而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的科学。因此,经济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掌握。

1-1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学的内涵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经济学中的选择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二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以持续地获得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需求来自欲望,而人类欲望具有无限性,且不断创造着新的需求,正因为如此,社会才不断进步和发展。问题是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相对稀缺性(Scarcity)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怎样使用相对有限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的问题,就是经济学所要研究并需要回答的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由于上述原因,便产生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欲望的所谓选择问题。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1)生产什么(What)物品与生产多少。如前所述,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生产资源是稀缺的。目的与达到目的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必须在各种需求之间权衡比较,有所取舍。其次,人们还必须决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应各为多少。例如,当我们把权衡取舍的范围归结为消费品与资本财货两大类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代表了这个问题各种可能的答案。那么,到底哪一点是最合理的?

(2)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每种生产要素一般有多种用途,而任一种产品一般也可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例如,同一种产品,既可采用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的方法,也可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生产方法。这里有一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能够最有效率地被使用的问题。

(3)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经济学所说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就是为谁(For Whom)生产的问题。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总是生活于组成一定社会形式的人群之中,所以生产总是社会生产。就是说,社会的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在有目的地作用于劳动的客体——自然物质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劳动的,所以经济分析必然包括生产出来的产品归谁享用以及享用多少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因此,经济学主要就是研究由稀缺性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可以说,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实现有效配置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其他相关概念

1-2经纪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

1.经济人

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这一概念常作为经济学和某些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假设前提。

经济学明确提出经济人假设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前提,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正如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提到的:“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之后,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个专有名词引入经济学。

关于“经济人”假设,需要强调两点内容:

第一,在经济假设中还包含着人是理性的假设。所谓理性是指每个人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的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在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人被设想为全面理性的,经济人掌握完善的信息并具备完备的知识,能够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因此,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说”和因此而引申出的“寻求满意的人”的假设。这里所说的有限理性是指受到较多限制的理性。正如西蒙所说:人的理性受到三种限制,即每一备选方案所导致的后果的不确定性,不完全了解备选方案,必要计算无法进行的复杂性。而后的制度学派则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并不仅仅是以其内在的效用函数为基础的纯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选择,而是要受他人的影响,如生产者的诱导、社会文化结构及传统影响等。因此,其目标也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包括虚荣心、摆阔、赶时髦、显示地位等需要的满足。所以,人们通常是依据习惯而非深思熟虑地按理性最大化原则行事,不是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为此,制度学派用“社会―文化人”取代经济人。

第二,本书认为经济人假设是对普遍存在的人类行为进行的一种原则抽象,不存在价值取向的判断问题。正是因为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承认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在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个人的利益。否则,会影响个人积极性,进而会影响单位的利益和经济的发展。当然,作为一种理论假设,这一概念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但对于初学者,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展开后续内容的学习。

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为了进一步描述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引入了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的概念。要考察生产可能性边界,首先要说明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概念。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是个定量,这就意味着,为了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上的机会成本。

1-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所谓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1所示。就是在给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最大可能的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生产的各种可能性组合。

1-1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前,一般需作以下假设。其一,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其二,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资源闲置;其三,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其四,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可用消费品与资本财货品来表达各自的机会成本。ABCDEF每一点都代表在给定的资源和生产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最大可能的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生产的可能性组合,所以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AB线还表明了,多生产一单位资本财货要放弃多少消费品,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消费品要放弃多少资本财货,因此,又称为生产转换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无限多样化的,但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即制造或提供人们所需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有限的资源用来多生产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其他物品,在此可以有多种组合。如一个社会为了不断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本财货是无限的,为了提高当前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也是无限的。但是,能够用于生产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的资源是有限的。由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多种可能性组合中,究竟该选择哪一种,即一个国家关于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这两大部类的生产组合,到底选择C点还是E点,或者AB线上的任何其他一点?这就是经济学上的选择问题。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全部经济资源所能生产的众多物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是一定的,并且众多的物品和劳务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把各种生产组合分为三个部分: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下的各种生产组合是可行的但不是最大的生产组合(如G点);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上的各种生产组合是不可能的组合(如H点);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各种生产组合才是既可行又最大的生产组合(如ABCDE点)。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都是最大的生产组合,但并不都是最佳的生产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只是提供了选择最佳生产组合的清单,它本身并没有说明社会生产究竟应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哪一点上。这正是所谓的资源配置问题,是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资源供给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向右上方移动。值得注意的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能向左下方移动。

第二节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被认为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亚里士多德(Aristot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见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他认为,经济一词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研究家庭关系,除夫妻关系外,主要是研究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二是研究致富技术。

1.亚当·斯密和《国富论》

公认的西方经济学鼻祖是英国伦理学家、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斯密最主要的著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在书中他阐述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1-4《国富论》简介

《国富论》简介

亚当·斯密对“看不见的手”是这样论述的:“当每一个人企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工业,从而引导那些工业使它的产品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时,每一个人必然要为社会年收入尽可能大而劳动。的确,他一般既无心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能促进多少。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指导这种工业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

2.克拉克与边际分析法

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就以“边际生产力论”分析了微观的分配问题。现在,边际分析已成为现代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概念,被极为广泛地使用于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论文,以至于如果离开“边际”,就无法展开经济学的分析。

3.马歇尔和《经济学原理》

对微观经济现象作出最系统、最完整分析的是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A. Marshall)。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在书中,马歇尔分析了需求和供给的特点和规律,并将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他所提出的由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经济学中微观部分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4.罗宾逊等人对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进一步研究了垄断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生产者行为,形成了“厂商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经济学微观研究部分的内容。但就整个微观经济学研究体系而言,仍然以马歇尔理论体系为主。另外,1930年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进一步补充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也是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总结与发展。当然,伴随着博弈论、产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等新兴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兼容并蓄,继续完善。

二、经济学的发展

在微观经济学作为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时期,多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认为商业周期难以避免,经济在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巧妙调节下会自动恢复均衡。但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观点难以解释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同时也无法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在这一经济背景下,经济学家纷纷反思传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政策主张。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大萧条提出了创造性的经济解释与政策主张,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实际上,宏观经济学术语,作为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的术语在教科书中被首先使用,是在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Kenneth Ewart Boulding)的《经济分析》一书中。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并大致可以将其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宏观经济学时期,或称为古典宏观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第二阶段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时期(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30年代);第三阶段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第四阶段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

1.第一阶段:早期宏观经济学时期

在第一阶段中,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经济学家在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时候,初步使用了一些总量经济概念,并采用全社会加总数和平均数的简单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例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被公认为以宏观经济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著作,该著作对人口、财产、劳动收入与一国财政收支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考察。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在1758年出版的《经济表》中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把国民财富产生和增加的源泉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是古典分析的典范。此后,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从更广泛的领域探讨了国民财富的形成与增长问题,他既分析了整个社会的总资财、全民总资财的增值,也分析了个人收入之和与国民纳税能力的关系,以及国民纳税能力与政府财政收支的关系。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考察了国民财富的增长问题以及总收入与纯收入问题,并对货币流通量变动与物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第二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时期

从19世纪晚期开始,资本主义逐步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经济危机频繁出现,宏观经济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研究内容看,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学主要集中于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上,形成了多种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的宏观经济学说。例如,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等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将总量分析与动态过程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宏观动态均衡理论。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将其经济周期理论建立在创新学说上,强调创新使资本主义经济从均衡走向失衡,又从失衡恢复到均衡。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 Cecil Pigou)、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为代表的英美经济学家对货币流通数量与物价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在国民收入研究领域,美国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威斯利·C. 密契尔(Wesley C. Mitchell)等学者将国民收入及其变动与经济周期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

3.第三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时期

直至20世纪最初30年的宏观经济学都不涉及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问题,坚持经济和谐的古典观念,坚信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功能,从而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而这一时期经济大萧条的持续,改变了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传统认识,也使得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二战”以后,逐步在宏观经济研究和政府决策领域取得主导地位。凯恩斯从社会总需求入手,探寻了大萧条产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因此,凯恩斯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是从宏观经济层面上展开,也被称为“有效需求理论”。

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难以解释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滞胀”局面,也未能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因此在宏观经济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中,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

首先,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复兴。尤其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逐步发展成为凯恩斯经济学强有力的挑战者。此外,阿萨·林德伯克(A.Lindbeek)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和“混合经济模型”、熊彼特基于创新理论的周期理论、康德拉捷夫(N.D. Kondratieff)和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的长周期理论等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次,凯恩斯派宏观经济理论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哈罗德和多马等经济学家在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长期化的过程中,不仅从总需求方面做了补充,也重视总供给因素;琼· 罗宾逊(Joan Robinson)、詹姆斯· 托宾(James Tobin)、阿瑟·奥肯(Arthur M. Okun)等人对价值判断和伦理标准的强调,使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增添了规范经济学色彩。最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互相渗透。经过较长期的论战与交锋,双方开始互相吸收对方的合理部分,互相渗透和影响,两派在货币因素的重要性、失业问题的顽固性、国家长期规划的作用、浮动汇率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当然,两派的分歧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论战仍在继续。

4.第四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时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宏观经济学继续在以下4个方面获得了新进展:

第一,凯恩斯主义者在进一步吸收理性预期学说等非凯恩斯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凯恩斯主义。

第二,非均衡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凯恩斯主义把凯恩斯主义作为非均衡理论的一种加以继承与发扬。

第三,经济增长的研究视野进一步扩展。例如,人力资本与技术因素、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得到确认。

第四,政府失灵问题引起关注。斯蒂格利茨等学者从金融政策角度对金融管制与反管制金融政策的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布坎南等学者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说明了政府失灵。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

经验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西方经济学按照其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研究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另一类是宏观经济学(Marcoeconomics)。

1-5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或家庭、厂商以及单个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大体上可归为三类:一是消费者个人的经济行为,如消费者如何在收入既定时选择需要购买的商品数量;二是厂商个体的经济行为,如厂商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选择生产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才能保证获得利润;三是单个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经济行为如何决定单个商品(包括生产要素)的供给量、需求量、价格等经济变量。考虑到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消费者和生产者处于买卖的不同地位,因此,微观经济学对单个市场的分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研究消费者作为产品需求方和生产者作为产品供给方的产品市场上,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二是研究消费者作为要素供给方和生产者作为要素需求方的要素市场上,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决定的。由于以上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都需要通过市场的价格功能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微观经济学又可以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场上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等。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或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即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产出水平、总就业量、总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与变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策工具有效调控经济。根据凯恩斯的传统二分法,总产出或总收入的变动可以一分为二:其一是长期变动趋势,即一国或地区潜在总生产能力或总产出水平的提高;其二是短期波动,即经济周期。前者被称为经济增长问题,后者被称为经济波动或经济周期问题。为了研究的方便,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增长问题时,不考虑波动问题;在研究波动问题时,忽略长期趋势或潜在总产出水平的变动。因此,宏观经济学研究两大主题,即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波动问题。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辅相成,并无轻重之分。另外,也不能将宏观经济学简单地视作是微观经济学的加总。从表面上看,宏观经济活动是由微观经济活动加总累积而成的。但事实上,这种简单的加总在经济分析中是行不通的。例如,个人在收入有限的前提下,会趋向于从节俭角度来进行资源配置和消费安排。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张节俭却不利于萧条经济的复苏和失业问题的解决。

二、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的区别,使得两者的研究内容体系并不相同。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

微观经济学从价格如何影响个人需求和个人供给出发,推导出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再从市场供求的相互作用中,讨论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由此可见,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框架大致可以概括为“4个词、8个字”,即需求、供给、价格和市场,如图1-2所示。

1-2

图1-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框架

但是要强调一点,微观经济学这种以微观个体经济行为为出发点,分析经济问题的思路不仅仅适用于产品市场,也适用于生产要素市场。两个市场之间关系紧密,可以用图1-3来说明。在图1-3中,左、右两个方框各表示公众(消费者)和企业(厂商)。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图中的上、下两个椭圆各表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图中的实线、虚线各表示需求关系和供给关系。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消费者的经济行为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如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土地等,以取得收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进而在消费中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厂商的经济行为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所需的生产要素,如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等,以进行生产,进而通过商品的出售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必须充分考虑到各个市场之间的联系。

1-3

图1-3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

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经济整体出发展开分析。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一般围绕三大基本宏观经济目标,从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三个方面构建其内容体系。

1-4

图1-4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框架

如图1-4所示,由于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情况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福利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三者是封闭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目标,并贯穿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始终。宏观变量的设计是为了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整体运行情况,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基础,就是设计一定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变量一般包括三大类:一是总产出或总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率,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变动;二是总就业水平,即失业率及其变动;三是一般物价水平,即物价水平及其变动。而要了解宏观变量的决定和影响过程,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宏观经济模型。在本书中,主要以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为主,介绍了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供求模型。洞悉了一定宏观经济变量的产生过程和发展现状,即可以形成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实践加以指导和干预,以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强调一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进一步解决如何实现国际收入平衡的问题。

第四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验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分别展开规范经济学研究和实证经济学研究?

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这是经济学研究中使用的一般研究方法。如果只是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即经济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其发展趋势如何,至于这种经济现象好不好,该不该如此,则不做出评价,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分析。另一种则是对经济现状及变化要做出好不好的评价,或该不该如此的判断,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分析。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1-6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举例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举例

第一,实证分析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分析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第二,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分析则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三,实证经济学分析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分析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分析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尽管有所不同,但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般说来,实证分析以规范分析为指导;同时,价值判断往往产生于一定的实证分析结论。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应该研究“是什么”的问题,并给出客观的、可检验的正确结论。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纯实证科学,因为经济学提出什么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突出强调哪些因素,实际上都涉及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的问题。因此,经济学的研究既需要实证分析,也需要规范分析,二者的结合运用方能确保经济研究的正确方向。

二、其他研究方法

1.均衡分析

均衡(Equilibrium)是从物理学中引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均衡是表示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不同的外力作用而合力为零时,该物体所处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经济中均衡是指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这种均衡与一条直线所系的一块石子或一个盆中彼此相依的许多小球所保持的机械均衡大体上一致。均衡一旦形成后,如果有另外的力量使它离开原来的均衡位置,则会有其他力量使它恢复到均衡,正如一条线所悬着的一块石子如果离开了它的均衡位置,地心引力立即有使它恢复均衡位置的趋势一样。

均衡又分为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与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分析则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全面的分析方法,但由于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市场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是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实际上使得这种分析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大多采用局部均衡分析。

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经济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又可分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2)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也就是比较一个经济变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的情况,实际上只是对两种既定的自变量和它们各自相应的因变量的均衡值加以比较。

(3)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包括分析有关总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

在微观经济学中,无论是个别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还是个别厂商的价格、产量均衡分析,都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在微观经济学中进展不大,只在蛛网定理(Cobweb Theorem)这类研究中,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上采用了动态分析方法。但在宏观经济学中,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的应用就更普遍一些。

3.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前面已经提过,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方法,即对能够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及其变动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学总量一般分为两类,一个是总和量,另一个是平均量。宏观经济学在进行总量分析时,首先假定制度既定,在已知制度条件下对经济总量进行分析。总量分析还通常假定个量是已知和既定的,如宏观经济学研究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及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与失业率的关系等,但不研究单个商品价格的形成与波动以及特定商品价格变化对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等,后者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由于总量研究方法注重经济活动总体状况与结构,其研究结论有助于把握社会经济全局。

4.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之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简单地说,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称为经济模型。一个经济模型是指论述某一经济问题的一个理论,如前已指出,它可用文字说明(叙述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代数法),还可用几何图形式表达(几何法、画图法)。

由于任何经济现象,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变化多端,如果在研究中把所有的变量都考虑进去,就会使得实际研究成为不可能。所以任何理论结构或模型,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法,舍弃一些影响较小的因素或变量,把可以计量的复杂现象简化和抽象成为数不多的主要变量,然后按照一定函数关系把这些变量编成单一方程或联立方程组,构成模型。由于建立模型时选取变量的不同及其对变量的特点假定不同,因此,即使对于同一个问题也会建立多个不同的模型。

三、经济推理中的谬误

需要提醒的是,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人们经常会犯以下三种错误。因此,有必要事先对其有所了解,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尽量避免。

第一,后此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称为后此谬误。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一些人以前观察到,在商业周期扩张之前或扩张过程中,会出现物价上涨的现象,因此,这些人认为,治疗大萧条的好方法是提高工资和价格。然而这种措施并不能推动经济复苏。我国在2003年之前也曾企图通过增加公务员工资的方法来治理通货紧缩,同样没有达到目的。

第二,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分析某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时,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典型的例子是“吉芬商品”。

第三,合成谬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对局部或个体来说是正确或成立的事情,对全局或整体也一定正确或成立,这种错误就是合成谬误。例如,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更多的货币,他的境况一定会变好;但是当一国的所有人员都获得了更多货币以至于发生通货膨胀时,他们的境况不仅不变好,可能变得更糟。

图像说明文字 案例与拓展

拓展资料: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节选自《理解现代经济学》,钱颖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

经济学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包括宏观、微观、计量、金融、财政、产业、劳动、环境、国际(世界)等经济学内容。关于现代经济学的概念,我们把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

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接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是从这三方面入手的。理解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也需要懂得这三个部分。

第一,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角度或曰“视角”。这些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包括信息。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这种利益最大化包括利他行为。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比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

第二,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或“基准点”。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比如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阿罗—德布罗定理(Arrow-Depeu Theorem)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和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
Miller Theorem)都被经济学家用作他们分析的基准点。

第三,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试举几例说明。第一例是供需曲线图像模型,它以数量和价格分别为横轴、纵轴,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和多样化的分析工具。起初,经济学家用这一工具来分析局部均衡下的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后来又用它来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效果。不仅可用它来研究市场扭曲问题,也可用它来研究市场失灵问题和收入分配的福利分析等问题。

这三部分合在一起便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一个人受现代经济学理论训练时所接受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关键所在。现代经济学提供的这种由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构成的分析框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并不是一些新鲜的经济学名词和概念的汇集,经济学家的工作也不是任意套用这些名词和概念,而是运用这些概念所代表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理解经济行为和现象。

本章要点

1.经济学是研究人们行为的社会科学,它是研究个人和社会在一定的制度下,如何在满足人们需要的稀缺资源的用途之间进行配置和利用的科学。经济学是建立在理性行为假定和稀缺性规律这两大基本的前提之上的社会科学。

2.理性行为假定是在经济活动中,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厂商和政府等都充满理性,一般都被视为理性人,他们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符合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稀缺性规律是指是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3.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问题。据此,经济学又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4.资源配置就是对稀缺资源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资源配置就是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其中,实证分析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6.均衡分析指的是由于各种经济力量相互抵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状态。

7.静态分析这种分析考察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经济模型是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关键概念

自由物品  经济物品  经济人  生产可能性边界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习 题 一

一、选择题

1.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产品效用的不同  B.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

C.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D.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当下列(  )情况发生时,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内移动。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5.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6.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市场经济  B.个体行为  

C.总体经济活动  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7.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关税变动对一国某一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用工人的数量

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计划经济  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

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

9.实证经济学(  )。

A.关注应该是什么  

B.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

C.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

D.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10.下列命题中哪一个是规范分析命题?(  )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二、分析题

1.你认为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现象还是宏观经济学现象?

2.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厉以宁:《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厉以宁:《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任保平、宋宇主编:《宏观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

目录

相关文章

  • 用精彩的视频案例点亮经管教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经管视频案例库”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牵头,联合十几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几十位一线教师,合力打造的高质量视频案例库,目的在于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帮助,解决经管专业教学案例不足、案例陈旧、案例无趣的难题。 海量视频——涵盖六大板块,30多个财经专业方向 精心选择——历经五道流程,几十位院校教师匠心制作 精选案例,抓住“经典”“热点”——...

    4057 3 10 30
  • 如何正确使用经管视频案例库

    每一个视频案例都包括“案例使用说明及背景资料”和“视频”两部分。 其中“案例使用说明及背景资料”介绍本案例的适用课程及知识点,并用文本对视频案例做了简要分析和背景介绍。具体介绍如下: “视频”为一段10分钟以内的视频片段,可供课堂播放。 ...

    1470 2 7 13

推荐用户

同系列书

  • 宏观经济学

    本书在假定一国的稀缺资源已经被市场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采用总量分析,阐释一国如何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经...

    ¥42.00
  • 经济学基础(附微课视频 第3版)

    张建伟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全书共有13章,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导论,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理论,...

    ¥46.00
  • 经济学基础:理论·实务·案例·实训 (双色版)

    本书以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现实案例分析,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我国市场经济实践紧密结合,阐述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

    ¥49.80
  • 微观经济学(微课版)

    刘艳 丘丽云 邓晓锋 黄荣斌

    本书共九章,主要包括导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完全垄断...

    ¥39.80
  • 西方经济学( 微课版 第2版)

    张忠德,潘新兴

    本书介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1章“概述”从整体上介绍西方经济学,第2章到第8章是微观经济学部分,第9章...

    ¥54.00
  • 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基于Eviews的应用分析

    吴建民

    本书共分为七章,分别为导论、线性回归模型、线性模型的问题与发展、线性模型的扩展、联立方程组、时间序列分析以及E...

    ¥36.00
  • 宏观经济学(微课版)

    邓晓锋 刘艳 黄荣斌 丘丽云

    本书是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其中包括国民...

    ¥39.80
  • 经济学基础(附微课 双色 第2版)

    本书将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市场经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丰富的现实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59.80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教师服务
教师服务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