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可代表中国披荆斩棘、争金夺银;立地可传承千年工艺。毕业生就业可服务世界500强企业,成为高技能蓝领、金领,创业则可身价过亿,成为人生赢家。

这些誉美之词,并非针对什么世界级常春藤名校,培养这些学子的,仅仅是曾被人们一度忽视的广东省、市级的技师学院。

日前,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技能新时代,圆梦正青春——解码广东技工教育高质量就业”——中央、省、市媒体采风行顺利结束。活动历经将近一周,深入校园、企业、车间、农村、家庭,见证从学校的理论、技能一体化培训到企业的求才若渴,从2020届毕业生大型预订签约到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精彩分享,深刻地感受到在就业导向办学、广泛国际合作、深度校企合作等系列举措的加持下,“高质量就业”已成广东技工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

6名技校生组创业天团 率博士、硕士团队 实现年销售额过亿

微信图片_20191011084341.jpg

   李振全和他的师弟、师妹组成的创业天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不容忽视。但创业大军中真正能“吹尽狂沙始到金”,毕竟还不是多数。在广东深圳,李振全和他的学弟、学妹们组成的6人创业天团,以全技师学院毕业背景,率领200人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团队,取得了空气成像等一大批专利技术,还实现了年营业额过亿元的骄人战绩。

18年前,李振全是校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以29岁的“高龄”进入卡通动画专业。15年前,32岁的他从技校毕业,在深圳岗厦村的农民房中合租了一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和几个同学成立了一家设计工作室,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如今其创办的广告公司成为华为公司多媒体展览展会广告领域最大供应商。

南下求学   29岁入学成为“大龄”技校生

进入技校学习对李振全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1991年,李振全在哈尔滨一家国营单位工作。1997年,李振全来到深圳,在底层打杂跑腿工作了4年,开了一家文具店维持生计。“当时我的工资是全公司最低的,虽然比在老家翻了几番,但也不过700元一个月。”李振全回忆道。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陪一位亲戚的孩子到深圳技师学院报考卡通动画专业,在老师的介绍下,李振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毅然从公司辞职,以29岁的“高龄”进入深圳技师学院脱产学习卡通动画专业,成为了校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

毕业后,李振全认为,自己年龄太大,如果进入大公司与更年轻的毕业生熬加班拼技术并没优势,而自己的优势是社会阅历较为丰富,有一些创业和管理经验。于是他开启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技师毕业生也能    攻克行业技术“痛点”

公司创立于2004年,公司创始人李振全等6名高管均是深圳技师学院设计学院的毕业生。经过15年的发展,盈天下公司现已成长为全球顶尖交互展示提供商,拥有数十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一级广告企业,长期提供优秀展览展厅综合解决方案、数字多媒体和创新互动体验的全方位服务交互展示,是享誉国内外著名通信设备公司最大的多媒体供应商,同时也是通信、能源电力、智能医疗、绿色环保、各地政府、银行地产等行业的众多优秀品牌客户的长期供应商。

公司也已成为深圳这座创新城市的数字创意与多媒体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技术专项扶持企业、深圳市文化产业扶持领军企业、深圳市技师工作站。公司先后荣获“深圳市广告行业最佳案例奖”、“双创金狮奖”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近年来,该公司攻克了诸多交互创意展览展示领域的瓶颈以及企业展示的“痛点”,打造出全新的用户体验效果。公司优秀技师学院毕业生带领的研发团队,科技创新意识强,多个研发产品获得专利,并直接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包括在全球三大展会之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5G多媒体机械臂互动、可变式立体数字投影沙盘、未来智慧城市数字生活、互动透明产品展示柜、整体导播中控系统软件核心技术开发等等。这些创新交互设计和软件控制技术,在实践中获得卓越成效,得到各国用户和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组团创业   技校生成为骨干年营业额近亿

李振全与合伙人一起创办深圳市盈天下广告有限公司。“在初期我们什么活都接,也不管是挣多还是挣少,那时候我们需要生存。”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技校毕业的经历,李振全将招揽的目光投向母校。连续几年在深圳市技师学院的毕业生中,招募师弟妹们一起打拼。

公司的主要班底是母校设计系的学生,目前公司6名股东和高管(李振全、陈权、陈永新、张诗文、黄江枫、王芬)均是深圳技师学院的毕业生。而且这个技术院校毕业的创业班底,带领团队不断攻克现代广告及展示技术难题,申请展示技术专利数十项,每年承担华为参加国际国内重要电信展会的技术支持、布展施工等任务。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纷纷加盟,员工人数突破200人,员工学历构成包含有博士、硕士、本科等各类学历制人才。

如今,李振全的广告公司年营业额接近1亿元,并成为华为公司多媒体展览展会广告领域最大的供应商。经过不断探索,李振全及团队还将多媒体设计与人机交互技术融合发挥到极致,成为新一代互动广告行业的领跑者。

观察——不论就业创业 脚踏实地总能通向成功

“技工学校出来的人很踏实务实,会努力工作,忠诚度高。”在李振全看来,之前不被认可的技校学历,并不是阻碍创业成功的绊脚石。他们公司至少有4个部门的总监是创业初期从深圳技师学院招募的。

李振全坦言,技能学校出来的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底子弱一些,从事技术工作能力比较强,但到了某一阶段要做管理相关工作就显现出弱势。一些学生不愿报考技术类院校,就是因为学历低会被一些工作“挡在门外”。他自己毕业时向一些大公司投简历时也曾“碰壁”,但他对自己的定位方向比较准确,即从事设计类的管理工作。因此从熟悉市场、财务等,到后来的带团队、管理公司,走得相对顺利。

作为“过来人”,李振全建议那些刚毕业的学生,清晰地思考、了解自己的短板和长处,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于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来说,要从底层做起,不要说一些假大空的东西。“技能类人才要务实,像一个工匠不断去磨炼,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另外,他还提醒在校生们要早点实习,抓住机会,积极应对将来的就业市场,同时学校也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而在广东,类似李振全这样的从创业红海搏杀出来,并获得创业成功的例证,在各大技工院校都不鲜见,已涌现出了陈立硕(所创立的游戏公司目前估值21亿元)、龙琪(所创立的互盟科技公司在新三板上市)、李岩(攻克珠宝领域独门技术,打破日本企业的技术垄断,公司年产值超亿元)等一批技能创业明星。

最新一届“赢在广州”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再次启动,而来自省内各大技术学院的项目还在增加。广东、广州和各兄弟城市不仅用政策支持把创业者扶上马,接着还会送一程……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数控车”项目组钟世雄: 没想到读技工 还能夺世界冠军

微信图片_20191011084608.jpg

我国首块世界技能竞赛金牌获得者之一钟世雄

在技能世界冠军钟世雄家,冠军父亲很自豪地说:“没想到读技工还能夺世界冠军!不一定要上大学,技能人才同样能圆梦和出彩”。

除了上大学    读技工院校也能有出息

据冠军父亲老钟介绍,当时,钟世雄中考不理想,后来就想还是学门手艺好,就报读了技工院校。刚开始不知道读技工院校还能有这么好的前途,只想学一门技术在手,可以谋生就行。没想到,在学院的关心和培养下,发展到后来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还能夺得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冠军。

如今,还被技师院校直接录用为高级讲师,享受副教授待遇。事实证明,人生路上,行行出状元,除了上大学,读技工院校,也能出息,也能出彩。

2011年,钟世雄作为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学院里的数控集训班并入选。集训班总共有一百多人,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通过淘汰考试,保留了20多人,此次没通过考试而被淘汰的钟世雄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反思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次选拔赛做准备。

2013年5月,终于迎来了第二轮的集训班选拔,这也是他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选拔,他顺利通过淘汰考试,成为能留下来继续参加集训的一员。淘汰赛后,他被分配到“数控车”项目组,在项目组中竞争更加激烈,按照训练项目的进度,每完成一个训练项目,就有训练学员离开集训班。他想,只能越发勤奋地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去钻研,白天完成常规训练,晚上用来研究如何提高技术、提高加工的精确度。有段时间,每天晚上累到一躺床上就睡着,连做梦都是如何加工零件。经过残酷的集训,最后集训班只剩下了8位学员,他很荣幸地成为了其中一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    层层遴选他披上国家队战袍

2013年12月,学院决定组队参加世赛“综合机械及自动化”项目,需要选人去新项目那边,教练组将他调整到“综合机械及自动化”项目进行训练。于是,他的训练内容从“数控车”,变成了“普车、普铣、电装”。训练内容的变更,带来的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技术。有段时间,繁复的训练使他感觉到很不适应,多亏了专业的教练组,为他们设置了科学的训练方法,他将所有的空余时间利用起来,深入学习,掌握好各个工种的训练要求。随后,他参加了第43界世界技能大赛“综合机械及自动化”项目的广东省选拔,并取得第4名。

2014年7月,学院派他参加第43界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全国选拔赛,该项目的全国选拔赛分3个专业方向选拔,其中“综合制造”方向主要考核的是选手普车、普铣的加工水平,还有电装技能,他获得电装技能的第一名,最终入围国家集训队。再然后,经过国家集训队内部的层层选拔、淘汰,他最终成为了出征世界技能大赛的中国选手,代表国家到巴西圣保罗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在参赛过程中,他还遇到了一个意外。一个托运的行李箱,由于北京机场的原因,没有被运到圣保罗,箱子里主要是他在比赛中需要用到的工具和刀具。遇到这个突发情况,他并没有惊慌失措,在抵达圣保罗的当晚,他将要用到的工具、刀具清单仔细地列出来,传回国内的保障团队,让保障团队在比赛前带到赛场。在比赛期间,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和队友们互相协作,稳定发挥。最终,他所在的团队,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经过四天的努力拼搏,获得了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金牌,为中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为中国创造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观察——冠军传承,期待再创辉煌

再过一个月,有着技能奥运之称的世界技能竞赛又将在俄罗斯喀山上演。截至本届俄罗斯喀山世界技能竞赛之前,以钟世雄为代表的广东青年技术能手,业已参加4届世界技能大赛,累计获得7金7银11铜13个优胜奖,奖牌总数超过中国代表团的一半。

首金获得者之一的钟世雄已被特招加入到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教练组。钟世雄正带领项目组,为下个目标不断冲锋着。他也希望,通过教练组的精心施教,集训学员能够扎实前进,期待着参赛选手,用过硬的本领,斩获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冠军。

东莞技师学院中德班何坤林: 毕业月薪就达 2500欧元的技校生

 微信图片_20191011084719.jpg

            东莞技师学院里面的双元教育模式

车间即课堂,课堂亦车间。在东莞技师学院找到中德班毕业生何坤林时,他所在的教室,更像是一间满是德国大众速腾汽车的修理车间。22岁的他即将毕业,去向是德国汽车制造企业戴姆勒-克莱斯勒,这家以生产奔驰汽车闻名全球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以中国的技师学院毕业且能享受2500欧元(合人民币近两万元)月薪的何坤林,也有着传奇的特性。

这得益于2013年起东莞市技师学院开创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引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培养标准、培训方法以及资格证书,走“技能+学历+国外证书“之路。该学院目前已开办中德、中英、中美、中加、中澳等国际合作班和台湾课程班共计84个,涉及专业25个,在校生人数达到2292人。

学习技能让他找回自信

22岁的何坤林,在来到东莞技师学院之前,并不是一个好学生。

“那时候比较顽皮,对学习也不怎么提得起兴趣。”在中职的3年时间里,何坤林浑浑噩噩地度过。成绩也不怎么理想,在中职毕业后他索性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想法。照他的话说:“那时候的成绩,我能考去哪啊。”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定居广东,中职毕业后,何坤林的父母决定将他送到东莞技师学院学一门手艺,好让他以后能有一技之长。在机缘巧合之下,何坤林进入了中德班。

“来到东莞技师学院,校园之大真的把我震惊了。这跟我原来想象中的技校完全不一样。”何坤林说起刚进入技校时的情景依然十分激动。打破学科体系,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把教学转化为工作的教学模式让何坤林重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比起理论学习,我更愿意动手实操。在学习工厂上课,让我感觉学习并不枯燥。”何坤林说道。

在技校的4年里,何坤林一点点地找到了丢失已久的自信,同时一点点地感到了就业的压力。“其实学我们这个专业,工作并不难找,但是我希望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难度就比较大。”何坤林说道。

技能教育让他开窍了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足够的兴趣,何坤林的技能学习之路开始无往而不利。在技校的学习弹指一挥间,因为“开窍了”,何坤林的成绩从中下游上蹿到班里的前十。2019年,在接受了4年的学习后,接下来就要面对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就业选择问题。正当他苦恼不知该怎么选择的时候,学校给他增加了一个新的选项,那就是可以前往德国戴姆勒(奔驰)总部工作。

在何坤林看来,没有什么选择能比赴德工作更好的了:“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其所拥有的技术与知识都是世界顶端的,这正是一份心仪的工作。”

经过一系列的实操演练、口语面试,最终,何坤林成功进入德国戴姆勒的人选名单。如今他正在学校接受700个课时的口语训练。在结束口语课程后,他将于12月前往德国工作。在实习期间,他将获得每个月2500欧元的工资,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将达近2万元。

“一不小心,我也成为了街坊邻居孩子的榜样。”何坤林说,不少亲朋好友得知何坤林被德国戴姆勒招揽,纷纷以何坤林为例教育孩子。“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说起逆袭,何坤林认为,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观察——产业转型升级后的岗位更优质 技能教育培训出学生更有优势

在何林坤的身后,是广东乃至全国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实践。曾几何时,当传统加工制造业一度给企业聚集区带来“普工荒”、“技工荒”的尴尬时,国家、省、市各级技工教育都铆足了劲为劳动力市场输送最为贴近企业需求的高级工、技师甚至高级技师。何坤林的故事同时也是广东省乃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带来的蝴蝶效应。

何坤林所在的中德班,是将德国双元技工教育引进的最为彻底的技工培养模式。教学是模块化的,不再是基础理论、实操的简单叠加,而是逐个逐个解决问题似的教学,是完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技工教育既是技能、能力教育,也是就业、创业教育。市场对技能人才标准是什么,技工院校就对照标准培养学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强有力的措施,充分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东莞市技师学院的做法并非孤例,东莞全市10所职业(技工)院校开设国际班137个,涉及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智能化控制等45个专业,在校生4119人。省机械技师学院、珠海市技师学院与西门子公司共建国际学院,均已实现招生开班教学,深圳技师学院开设的中德智造学院在校生已达2500人。

广东省技工院校73%的专业与企业和行业有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和行业合作。38所技工院校与150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对接合作,10所技校与500家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校企联盟。86所技工院校与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全面对接合作,为园区企业培养培训技能人才10多万人。

事实上,随着广东产业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变得紧缺,求人倍率达2左右,即平均每个高技能人才就有2个企业岗位“争抢”。而对一些热门专业或紧俏人才而言,数字远远不止如此。2018年,广东省共有技工院校毕业生总数16.14万人,就业人数15.91万人,就业率98.57%。今年的招聘会更加火爆,很多学校的毕业生每人有3-5个企业岗位可以选择。多年来,广东省技工院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不少专业更是达到100%。很多学校毕业生未毕业就已被抢订一空。

在广东省人社厅副厅长杨红山等技能教育专家看来,当社会岗位遇到产业结构上升时,其岗位优质化、薪酬高端化的特色也就势在必然。

技校生越来越抢手,这得益于广东技工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广东面向现代产业需要开展专业建设,扶持建设了163个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新能源汽车、信息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专业。

来源:聚焦职教